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提一個小目標(第2/2頁)

呃……好像自己有些走神了,這會不是在討論馮嘯辰的小目標的嗎?

“嘯辰這樣一說,我倒真覺得這個目標真有點希望呢。”陳抒涵笑著說道,“不是還有10年時間嗎?我打算未來幾年每年在外地開一家分店,浦江、羊城,明州的金欽市,海東的建陸市,這些地方的消費能力比新嶺強得多,一年做到100萬以上的利潤問題不大。這樣算下來,到1994年的時間,酒樓這方面不敢多說,一年2000萬的利潤估計是能夠做到的。”

楊海帆也發話了:“嗯,我也覺得這個目標還是比較有可能達到的。辰宇公司這邊,過去三年的利潤差不多也是一年翻一番吧,未來10年就算速度再慢一點,用10年時間做到3000萬利潤,也是有可能的。只不過不知道未來的競爭情況會怎麽樣,我們現在是占了一個先手優勢,如果有其他企業和我們競爭,就不好說了。”

看到陳抒涵和楊海帆都表了態,姚偉強也不能沉默了,他想了想,說道:“我這邊的業務要擴展有點難度,軸承銷售的利潤不高,要擴大規模,就要增加人手,成本提升得也很快。現在我們石陽這邊賣軸承的商戶越來越多,競爭太激烈了。我估計,10年時間增長10倍恐怕夠嗆,能夠做到一年300萬利潤,我就要感謝上天了。”

“我這個商情,唉,就更難了,都不好意思跟大家說了。”包成明垂頭喪氣地說道。剛才大家曬利潤的時候,他就已經受了一輪打擊,現在陳抒涵和楊海帆都報出了幾千萬的目標,包成明就更沒有信心了。他甚至隱隱有些後悔這次不該跟著姚偉強過來,他原本覺得自己與馮嘯辰合作勉強也算是有資格,現在看來,人家根本就不值得帶他玩呢。

馮嘯辰嘿嘿笑道:“老姚,老包,你們可別妄自菲薄。我既然說要定一個目標,那麽你們肯定就不能再照著過去的模式做了,需要有一些新思維。這樣吧,我先說我的考慮……”

大家再次安靜下來,等著聽馮嘯辰的規劃。

“首先,我們需要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來。我打算成立一家總公司,暫時就叫辰宇實業公司,公司的股權由我持有85%,陳姐占5%,海帆占4%,老姚和老包各占3%……”

聽到此處,幾個人都不約而同地擡起手,打算插話,但馮嘯辰擺了擺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自己則繼續說了下去:

“未來春天酒樓、辰宇金屬制品公司、金南菲洛軸承、金南商情這幾家企業中你們各位占有的股權,依然保留。我的股權則全部轉到辰宇實業公司。也就是說,各家企業的利潤,你們可以根據你們在企業中的股權分紅,屬於辰宇實業公司的這部分,你們還有權再進行一次分紅。”

“這個……沒必要吧?”姚偉強先發言了。他的話有些言不由衷,但還是要說出來的,馮嘯辰的這個安排,相當於憑空又給他們送了一些利益。

按照去年的利潤來說,金南軸承賺了80萬,姚偉強可以分到三成,也就是24萬。但同時,幾家企業中歸屬馮嘯辰本人的利潤共有340萬左右,姚偉強按3%來分配,也能拿到10萬元。

再如果按照馮嘯辰的“小目標”,未來公司做到1億的利潤,3%就是足足300萬,這可是姚偉強做夢都不敢想的一個大數字啊。

陳抒涵也說道:“嘯辰,我在春天酒樓占了四成的股份,本來就是白得的,你那六成是屬於你的,怎麽能再分給我5%呢?我看完全沒有必要嘛。”

包成明沒有說話,他是覺得自己根本沒資格說話。而最糾結的,莫過於楊海帆了。別人都是馮嘯辰的合夥人,只有他是一個職業經理人,並沒有在辰宇公司裏占有股份。可以這樣說,馮嘯辰剛剛提出的方案,是第一次給他分配了股份。與其他人在各自的企業裏占有三成或者四成股份相比,楊海帆只在總公司占股,顯然是比較吃虧的。但換一個想法,馮嘯辰不給他股份,他又有何話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