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讓全校都知道(第2/2頁)

嚴寒看著馮嘯辰,好奇地問道:“馮處長,我看您的年齡和我也差不多少,最多也就是比我大三四歲吧?你怎麽就會對國家這麽有信心呢?”

馮嘯辰笑了,他沒有問嚴寒的年齡,按上大學的時間算下來,估計嚴寒和他應當是同歲的。不過,也許是因為當幹部的緣故,他看起來的確要比同齡人大那麽幾歲。至於說為什麽對國家這麽有信心,恐怕真不能用年齡來解釋,真正的原因在於馮嘯辰是一名穿越者,有著對歷史的前瞻性。

80年代初,國家在逐步走向開放,國人對外面的世界了解得越來越多,心理上的落差也變得越來越大。在開放國門之前,大家還可以欺騙自己說資本主義是腐朽的、沒落的,資本主義國家裏的工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只有我們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打開國門之後,大家突然發現國外並不像從前媒體裏說的那樣糟糕,相反,西方發達國家有著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西方一個普通工人的家裏都有空調、電冰箱和小汽車,根本談不上什麽水深火熱。

再至於說國外的技術,就更是令人目眩了。我們搞了30多年的工業建設,到頭來還是不得不從國外引進技術。什麽60萬千瓦火電機組、30萬噸合成氨等等,都是人家在60年代就已經掌握的技術,而我們卻還要依賴進口。

面對著這樣的差距,大多數人都是十分悲觀的。認為中國將永遠落後的人不在少數,即便是有點志氣、有些勇氣的人,也只是希望在50年或者100年之後能夠達到人家的水平,不敢奢望更好的結果。

只有像馮嘯辰這樣的穿越者,才知道中國會以什麽樣的高速度發展起來。80年代乃至90年代對中國的種種悲觀預言,到了新世紀都逐漸變成了笑話。以2017年的心態去看1984年的中國,絕對不會失望的感覺,相反,還會覺得處處都是生機和活力,處處都是建功立業的機會。

但這些事情,馮嘯辰是沒法跟嚴寒說的,他只能把自己接觸過的一些案例講出來給嚴寒聽,諸如胥文良、杜曉迪、阮福根、董巖等等,這些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做出了非凡的成績。嚴寒平時只在學校裏,少有機會了解這些產業界的情況,聽馮嘯辰一說,也不禁感慨萬千,心甚向往。

“唉,人家都在認真地做事,我們化工系的這些老師怎麽就盡在搞這些名堂。馮處長,實在不行,你們就把給化工系的經費全部凍結起來,誰也別想用了。”嚴寒憤憤不平地說道。

“那怎麽行。”馮嘯辰道,“化工系也不只是王老師這一項目,還有其他幾位老師也有項目,他們的項目進展倒是挺順利的,我們沒有理由凍結他們的經費……咦,這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呢。”

馮嘯辰說到一半,突然腦子裏閃過一個念頭。

“小嚴,你剛才說你們研究生都知道王宏泰老師的事情,你是指你們化工系的研究生,還是全校的研究生?”馮嘯辰問道。

嚴寒道:“當然是我們化工系的研究生。不過外系也有一些同學知道的,因為我們化工系的同學和外系同學也有往來,有同鄉,還有處對象的,有時候就會說起來的。”

“你有沒有辦法讓全校的研究生都知道這件事?”馮嘯辰道,“不需要太多的細節,只要說化工系有位老師承接了國家重裝辦的課題,結果完成情況非常不理想,重裝辦的領導很不滿意。要想辦法讓他們知道這件事,並且把這個消息傳到他們各自的導師那裏去。”

“這件事不難,包在我身上了!”嚴寒拍著胸脯,向馮嘯辰保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