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所謂的論資排輩(第2/2頁)

這個釕觸媒新工藝到底有什麽樣的前景,馮嘯辰說不上,不過既然吳仕燦對它給予了這麽高的評價,想必是有些價值的。科研這種事情,有時候就是風險投資,投進去的錢不一定能夠獲得收益,但如果不投入就一定不會有收益。

這一次從明堡銀行轉回來的1億馬克,經委方面已經做過安排,全部用於大化肥裝備的研發,其中八成用於當前急需的新材料、新工藝開發,另外兩成則作為理論研究的經費,用於開發那些面向長遠的技術。像王宏泰提出的基於釕觸媒的合成氨新工藝,目前在國外也屬於前沿研究,顯然就歸於後面那20%支持的項目了。

“既然是國外也在研究的技術,咱們也不能錯過了,應當給予大力支持才是。老胡,這個王宏泰申請了多少資金,在不在咱們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馮嘯辰向胡月鴻問道。

聽到馮嘯辰的問話,胡月鴻臉色有些古怪,他看看吳仕燦,然後說道:“他申請的是8萬元人民幣。”

“8萬人民幣!”馮嘯辰用手摳了摳耳朵,問道:“老胡,我沒聽錯吧,搞一個新工藝開發,他只申請了8萬元人民幣?”

吳仕燦道:“是啊,這也是我打算和你商量的事情呢。我看過他的申請書,看得我都有點想掉眼淚了。每一項支出都算得十分節省,有些實驗設備打算買人家的二手貨來改造,還有到外省的化肥廠去做實驗,連住宿費都沒列支,說是可以找熟人解決。”

“我靠!”馮嘯辰來了一句穿越者才懂的國罵,用手指著自己剛才扔掉的那份申請書說道:“這個特喵的用矛盾觀點治理廢氣的申請都敢報25萬的預算,一個有可能導致工藝革命的研究課題居然只報8萬,這都是什麽規矩啊!”

吳仕燦道:“很簡單啊,這個肖全良是教授,還是組織部的副部長,在業內有名氣,有人脈,出來申請一回課題,少於20萬他都不好意思提。而這個王宏泰,不過是個講師,無名小輩,如果不是只要求8萬元的經費,估計在他們學校初審的時候就會被刷下來,說他好高騖遠。”

“這就是所謂的論資排輩吧?”馮嘯辰道。

“可不是嗎?論資排輩,在哪都免不了。”吳仕燦說道。

馮嘯辰想了想,說道:“老吳,你覺得王宏泰的那個申請可行嗎?”

“當然可行,非常有希望。”

“用8萬元去做,也能做出希望來?”

“……這個恐怕有點難,估計也就是完成一個理論推導而已,做幾個實驗驗證一下,然後就完了。”

“如果要做出一些成果來,能夠和日本、英國的那些研究並駕齊驅,需要花多少錢?”

“並駕齊驅?”吳仕燦臉露苦色,搖搖頭道,“據我了解,日本、英國的那些企業搞新工藝的開發,投入至少是以千萬計算的。咱們要想和他們並駕齊驅,幾乎是不可能的。”

“好吧,不說是並駕齊驅,至少達到能夠望其項背的程度,需要花多少錢呢?”馮嘯辰只能退而求其次了。的確,前沿技術的開發都是用錢堆出來的,以中國目前的國力,想和發達國家去比科研投入,無異於乞丐和龍王比寶。但就現有的條件,至少做到跟上國際前沿還是有希望的。

吳仕燦想了想,說道:“如果這個王宏泰的確有能力,用一兩百萬的資金支持,他應當能夠做出一些不錯的成果,讓國外的同行也不得不高看我們一眼。”

“既然如此,那咱們就把王宏泰請到京城來,讓他系統地談談他的思路,您也摸摸他的底,看看他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如果他真有能力,咱們先拿出50萬來支持他一下,等到有了第一期的成果,再追加其他的資金,又有何妨?”馮嘯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