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樂城乙烯(第2/2頁)

“來總,尚市長又來了,說想和你談談。”

一個小夥子騎著自行車一直沖到小山坡上,氣喘籲籲地向來永嘉報告道。他是來永嘉的秘書,名叫李濤,是學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去年才畢業分配到了樂城乙烯項目指揮部。小夥子熱情奔放,就是偶爾顯得有些毛糙,來永嘉對他頗為喜歡,而且還折節下士,拜他為師,讓他教自己計算機,二人的關系頗為親近。

李濤說的尚市長,是樂城市分管工業的副市長尚仁業,來永嘉這幾年沒少和他打交道,算是非常熟悉了。不過,來永嘉與尚仁業的交往一直都很不融洽。在前兩年,來永嘉經常要找尚仁業幫忙解決一些用水、用電、運輸等方面的問題,尚仁業一般都是能躲就躲、能推就推,實在拗不過了,才勉為其難地幫項目指揮部解決一些困難。前些天國家通知樂城乙烯恢復建設之後,尚仁業對來永嘉的態度發生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擺出一副把來永嘉當成貴人供著的姿態,這又難免讓來永嘉有一種被黃鼠狼上門拜年的忐忑感,不知道這位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副市長又生出了什麽心思。

樂城乙烯項目在樂城落地,但卻不屬於樂城的企業。新成立的樂城石化公司直屬於新成立的國家石油化工總公司,是一家副部級的大企業,而樂城市則僅僅是一個地級市而已。也就是說,作為樂城石化副總經理的來永嘉,級別與樂城市的市長相當,尚仁業在他面前還得算是下級了。

地方政府對於轄區的國家直屬企業,態度一向是比較抵觸的。這些大企業的存在,除了能夠增加當地的知名度之外,對於地方經濟幾乎沒有什麽幫助。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大型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和產出都是由國家統一調配的,當地從中得不到任何的好處。這些大企業往往工資水平較高,福利較好,從而會拉高當地的消費水平,與本地居民爭奪有限的生活物資,引發本地居民的不滿。

此外,由於大企業級別高,有上層的靠山,當地政府在與這些企業打交道時,就不得不小心謹慎,盡量避免產生矛盾。說得通俗一點,這類大企業就像是古代的王爺,不能給當地帶來任何好處,反而喜歡招惹點是非,當地方官員哭訴無門。

當然,地方官員也不是傻瓜,在長期的實踐中,他們逐漸積累了與大企業打交道的經驗,也摸索出了靠山吃山的技巧,從而把負擔變成了機會,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政治智慧。來永嘉非常清楚,尚仁業此番頻繁地跑到貨場來找他,顯然就是把樂城石化看成了一盤油光光的紅燒肉,打算在上面揩一點油水。

“尚市長,今天怎麽有空到我們這個破廟裏來啊,弄得我們這裏是蓬蓽生輝啊。”

坐著李濤的自行車回到原先指揮部的舊樓裏,來永嘉笑呵呵地向等候在那裏的尚仁業打著招呼道。

“哈哈,來總真是太謙虛了,你這裏可是一座金子造的大廟啊。我聽說了,你們樂城乙烯項目投資是65個億,嘖嘖嘖,我們整個樂城市全賣了都值不了這麽多錢呢。”

英年早肥的尚仁業腆著頗具規模的啤酒肚,起身與來永嘉握著手,同樣笑哈哈地回應著。

“65個億都是用於設備和土建的,我們可不敢挪來建廟。你看我這辦公室,裝個吊扇都要打報告請上級審批。國家的投資,財務管得特別嚴,可真沒有你們地方政府那麽多的自主權呢。”

來永嘉意味深長地說道。他不知道尚仁業存著什麽心思,所以需要在第一時間向對方哭窮。他的意思是很明白的:如果尚仁業是覺得樂城乙烯項目的投資大,能夠搜刮一點好處,那就盡早死了這條心吧,這些錢真不是來永嘉能夠自由支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