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擔心是多余的(第2/2頁)

“如果是這樣,那麽我們答應轉讓技術,又有什麽難處呢?”內田悠輕松地說道,“有20年的時間,我們已經發展出新一代的技術了,依然可以保持住對中國人的技術優勢。而在這20年時間裏,我們將占據中國的化肥設備市場。這可是一個有10億人口的農業國家,他們對於化肥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

“我總覺得,事情沒有這麽樂觀。”米內隆吉皺著眉頭道,“當年我們就是這樣從美國人那裏獲得了大型化工裝置的制造技術,而到今天,美國人在這個領域已經很難和我們競爭了。我們現在如果培育了中國這個對手,幾十年後,他們或許就會成為我們的死敵。”

“我還沒有說完。”內田悠微笑著打斷了米內隆吉的話,說道:“我們可以答應他們的條件,但我們應當在供貨策略上做一些調整。我們可以對大化肥設備進行降價處理,比如降低5%,甚至10%的價格。與此同時,我們要提高技術轉讓的費用,讓他們覺得自己制造遠不如全套進口。一旦他們的官員產生這種念頭,那麽即使他們出於政治考慮引進了我們的技術,在消化吸收方面肯定也是要打一些折扣的。這樣一來,我們預想的20年或者30年的時間,就有可能會拖得更長,比如說50年。大家想想,如果中國在50年後才掌握我們今天擁有的技術,我們有什麽必要擔心他們的競爭呢?”

“言之有理!”米內隆吉和川端弘嗣二人同聲贊道,他們發現,自己此前的擔心的確是跑偏了方向。中國是一個在工業上遠遠落後於日本的國家,這個國家就算拿到日本的技術,又有多少能力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技術呢?所謂引進技術,不過是中國人出於一種大國情結而給自己找的一個台階而已,如果引進技術就能夠形成自己的技術,那麽這個世界上還會有發展中國家這個概念嗎?

乾貴武志名為化工設備協會的副理事長,其實不過就是一個高級中介而已。從他的角度來說,能夠促成這一次的采購才是最為重要的,至於技術轉讓之類的事情,各家企業自己琢磨就好了。聽到幾位廠商的代表達成了一致,乾貴武志頗為高興,馬上把這個信息反饋給了中國考察團。

“成套設備降價,技術轉讓費提高……呵呵,小鬼子打的好算盤啊。”

得到乾貴武志反饋過來的消息,馮嘯辰呵呵冷笑。日本人玩這種勾當實在是太多了,多到讓人一眼就能看穿。當然,這一手也的確是挺毒的,它會讓中國人感覺到造不如買,既然市場上有如此廉價的成套設備,而自己引進技術來制造則需要付出高額成本,那麽選擇直接引進不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嗎?

就算諸如新陽二化機這樣的企業真的引進了技術,高額的技術轉讓費分攤到產品上,也會提高設備的造價,最終出現進口設備比國產設備價格更便宜的情況。那麽新陽二化機的產品要想賣出去,就只有賠本賺吆喝這一條出路了,從企業這邊來說,肯定不會選擇這個結果的。

“引進技術的成本太高,對我們來說也很不利啊。”王時誠向馮嘯辰提醒道。

馮嘯辰道:“王司長,圍棋上有一句話,叫作‘敵之要點即我之要點’,日本人如此擔心我們引進技術,就更說明我們引進技術的必要性。他們希望我們放棄這個領域,未來只能不斷地從日本采購成套裝備。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打破這種壟斷,用我們自己的裝備來實施進口替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肯定是要付出一些成本的。相對自己從頭開始研發這些技術,引進的成本依然是很低廉的。”

“你說得也有一些道理,我想,國家推出重大裝備國產化的計劃,也是考慮到這一點吧。”王時誠道,“可是,小馮,聽說鄧廠長揚言不攬這樁瓷器活了,咱們還能照常引進技術嗎?”

“當然能!”馮嘯辰道,“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國內並非只有新陽二化機這一家企業能夠生產大化肥設備,咱們可以搞一個化肥設備大會戰,集中全國的力量,吃下這項技術,讓日本的美夢化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