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只能是白跑一趟了(第2/2頁)

“這是為什麽?”乾貴武志一驚,連忙問道。

“那個鱉孫上頭有人!”鄭斌恨恨地說道。

“別筍……”小秘書傻眼了,這個中國人說的是什麽意思啊?

鄭斌看看小秘書,自知失語。其實鱉孫這種罵人話並不是濱海的方言,他是跟鄧宗白學來的。他尷尬地咳嗽了一聲,說道:“洋子小姐,你就說那個鄧先生是個壞人,就可以了。”

小秘書把這話譯給了乾貴武志,乾貴武志看著鄭斌的臉色,覺得不像是作偽,於是沉聲問道:“那麽,這樣一來,你們的化肥廠怎麽辦?你從前不是跟我說過,你們省裏的官員要求你必須把化肥廠的設備談下來嗎?”

鄭斌道:“有什麽辦法呢?我讓他們拿住了把柄,我們那個團長說了,如果我不聽話,他就把打架這件事情的責任全部栽到我身上,還要說我和你們串通起來要坑害國家利益。你是知道的,這樣一個罪名在我們國家意味著什麽。”

乾貴武志不吭聲了,鄭斌說的這個情況,讓他感覺到了為難。在此前,他和幾家化肥設備廠商都已經商量好了,要一口咬住,絕對不向中國人轉讓技術。他們相信,中國人對化肥的需求遠比對設備制造技術的需求更為迫切,從一般的道理來說,只要他們堅持不轉讓技術,中國人就只能屈服了。

可現在情況卻發生了變化,照鄭斌的說法,鄧宗白走通了上層的關系,考察團裏的官員們都已經統一了口徑,要麽轉讓技術,要麽就放棄采購。連此前一直與他們勾勾搭搭要求全盤引進設備的鄭斌,此時也改了口,這就意味著他們原來的如意算盤可能要落空了。

日本人自認為對中國極為了解,在他們看來,中國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要面子的國家,到現在又加上了一條非常講政治的特點。只要是和政治相關的事情,中國人是會把經濟利益方面的考慮放在一邊的。

鄭斌說的情況,恰恰就是一個政治問題,鄧宗白找到了上層的靠山,將引進技術變成了一項政治任務,這就意味著日本人想打經濟牌已經非常困難了。乾貴武志堅信,如果自己非要和中國人對著來,中國人絕對是有勇氣拂袖而去的。

如果換成一家日本企業,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了。日本人在國際上被稱為“經濟動物”,一向是唯利是圖,只要有足夠的利潤,他們可以拋棄一切。

他們基於日本人的價值觀所設想的方案,在遇到中國人的時候,恐怕就不靈了。

當然,這也是乾貴武志等人對中國的了解還流於皮毛的緣故,中國的智慧遠比這種標簽式的刻板印象要高明得多。在這個項目中,中方的策略是虛實相交,讓人摸不透真正的底牌。而乾貴武志他們的心思都在利潤上面,反而能夠被中國人一眼看穿。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就太遺憾了。”乾貴武志裝出一副失望的樣子,對鄭斌說道,“我們是不可能把技術讓渡出去的,所以,鄭先生這一趟可能真的要白跑了。”

“是啊,太遺憾了。”鄭斌道,“這些天讓乾貴先生破費了,生意沒有做成,真是挺對不起你的。”

“無妨,大家交個朋友也好嘛。”乾貴武志道。

“是啊是啊,乾貴先生有去中國的時候,千萬抽時間到我們濱海去走走。我們濱海有一個天下第一湯,那可乾隆泡過的溫泉,至今那裏還留著乾隆皇帝的禦筆呢。”鄭斌又做起濱海的旅遊廣告來了。

兩個人虛與委蛇,互相都知道對方的輕松是裝出來的。乾貴武志想看看鄭斌到底想不想做成這筆生意,鄭斌同樣想看看乾貴武志會不會妥協。臨到最後,乾貴武志也沒能探出鄭斌的虛實。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因為從兵法來說,鄭斌就屬於那一類“死間”,連他自己都相信王時誠的決心已下,在乾貴武志面前,他又怎麽會有別的表現呢?

“聯系米內隆吉、川端弘嗣、內田悠等幾位董事長,讓他們到協會辦公室去,我要向他們通報一下最新的情況。”

送走鄭斌之後,乾貴武志對小秘書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