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鼓勵自由競爭(第2/2頁)

潘衛華看了看馮嘯辰,心裏有些不痛快的感覺。饒志韜級別比他高,但潘衛華並不放在心上,他覺得自己的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到他奔六的時候,肯定不止是一個副司長而已。而馮嘯辰卻是比他更年輕的幹部,和他之間同樣只差半級。照著這個發展速度,到馮嘯辰30出頭的時候,估計就不止是一個正處能夠打住的了。

潘衛華一向覺得自己是個優秀人才,只是時運不濟,提升得不夠快。在別人眼裏,他這樣一個剛剛30歲的正處長已經是很了不起了,他自己卻覺得很不滿意。看到馮嘯辰剛剛21歲就是副處,他心裏的不爽是可想而知的。

也不知道是拍了誰的馬屁,才混上來的,潘衛華在心裏已經不止一次地這樣腹誹過馮嘯辰了,此時聽馮嘯辰向他發問,他便有心要表現一下自己的才華,最好能夠讓馮嘯辰自慚形穢、掩面而走,那就痛快了。

“我們計委就是負責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的,但我們傳統上的協調方法,並不是從理論出發,而是過多地考慮了人情關系,這就是我們過去幾十年工作沒有做好的原因所在。”潘衛華一張嘴就把一船人都打了。屋子裏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盤算著,要不要把這小子的話記下來,找機會傳到計委的主任或者司局長們那裏去,看看這小子還能蹦跶幾天。

潘衛華不在乎大家的想法。他這些話在自己委裏也曾說過,正好他上面的司長是個思想比較開放的人,覺得他這種觀點也有可取之處,又出於保護年輕幹部的想法,所以並未因此而批評他或者跟他為難,這也就助長了潘衛華的口無遮攔。

“我認為,我們要搞改革,就要打破這種官僚體系,要用經濟學的觀點來解決經濟問題,不能總是站在和稀泥的角度上,看誰能鬧騰,就給誰好處,這樣是搞不成四個現代化的。”潘衛華激昂地說道。

如果沒有“四個現代化”這樣充滿時代色彩的詞匯,馮嘯辰幾乎要懷疑潘衛華是個穿越來的網絡大V了。其實,還真不能說潘衛華這些話沒有道理,在隨後幾十年的改革中,中國的確是在朝著打破官僚體系、用經濟規律指導經濟建設的方向發展,潘衛華說的話,充其量是有些超前而已。

“潘處長說得挺有道理的。”馮嘯辰平靜地應道,“你說的經濟學觀點,又是什麽呢?”

“自然就是自由競爭,適者生存。”潘衛華想當然地說道。

“這個……我不太懂,潘處長能給我解釋一下嗎?”馮嘯辰道。他已經隱隱猜出了潘衛華的立場,這個立場在當年可以算是驚世駭俗,但到20年後,就一點都不新鮮了。說穿了,就是新自由主義觀點,強調減少政府幹預,鼓勵自由競爭,相信經濟系統能夠內在地達到最優。

這個觀點,怎麽說呢,有其正確的一面,也有其幼稚的一面。如果只是取其合理之處,予以應用,那是很好的,競爭的確能夠提高效率,減少權力尋租。但把這種理論當成教條,走到極端的方向上去,那就成了一劑毒藥。

時下,南美的一幹新興國家正在歡天喜地地喝著新自由主義的雞湯,而且經濟也的確發展得很不錯,堪稱發展中國家的楷模。但馮嘯辰知道,過不了幾年,南美這些國家就會毒發病倒,而且一病數十年而無法翻身,從而讓“拉美化”成為最惡毒的一個詛咒。

到那時候,各國領導人開會的時候是這樣罵街的:

“你們國家要拉美化了!”

“你們國家才拉美化了呢,你全家都拉美化了!”

現在還是80年代初,在改革的中堅派中,喜歡新自由主義觀點的學者和官員都不少,潘衛華算是其中的一個吧。或許也正因為他的思想與一些更高的官員相一致,他才有如此張狂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