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買設備與造設備(第2/2頁)

“造不如買”這句話,如果不摻雜進意識形態上的標簽,在有些時候的確是有道理的。

除開這些能夠拿到桌面上來說的大道理,還有一些不能說出來、但又誰都知道的小道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比前面的大道理還要關鍵。

與軋機不同,大化肥設備的引進價格並不特別高。70年代中期,中國引進的1700毫米熱軋和冷軋生產線,總投資是38.9億元人民幣,而同期引進一套30萬噸合成氨和52萬噸尿素的生產裝置,投資僅為3億元。前者因為投資額巨大,地方政府無力承擔,必須由國家出錢,所以經委可以強制要求必須是“聯合制造”,並逐步提高國產化水平。而後者所需要的投資是省一級政府能夠籌措到的,人家自己掏錢買設備,國家又有什麽理由去說三道四呢?

大型的化工設備企業都是國家直屬的,省裏養不起這樣大的企業。而化肥廠卻是屬於省裏的,生產出來的化肥以及獲得的利潤,都是省裏的好處。哪個省願意放棄嘴邊的肥肉,拿去給國家直屬的化工設備廠練技術?

至於說到引進設備能夠給當事者個人帶來的好處,就更擺不上台面了,可誰又能說這方面的因素不重要呢?

馮嘯辰現在跳進去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旋渦。這次的考察團是由經委牽頭的,從一開始商定參加人員的時候,就已經是矛盾重重、劍拔弩張,讓經委領導都頭疼不已。因為涉及到大型裝備引進的問題,經委便要求重裝辦派人參加,相機協調。羅翔飛也知道這件事的麻煩之處,帶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派出了自己的看家法寶馮嘯辰,希望以馮嘯辰的機智,能夠在這團亂麻中間梳理出一個頭緒來。

大化肥設備考察團與秦重的軋機設計代表團是同機前往日本的。馮嘯辰原打算在飛機上和考察團的人員多聊一聊,誰料想一上飛機就被胥文良和崔永峰給拉過去了,談了一路的軋機問題。這會好不容易把胥文良他們送走,馮嘯辰這才回到自己的團隊裏來了。

“小馮,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日本化工設備協會的副理事長乾貴武志先生。”

考察團團長王時誠看到馮嘯辰過來,笑呵呵地給他引見著日方前來迎接的人員。王時誠是經委的一名副司長,而重裝辦是設在經委下面的機構,所以王時誠算是馮嘯辰的間接上級。不過,王時誠是個挺聰明的人,他早就聽說大主任張克艱對馮嘯辰頗為欣賞,而且由於馮嘯辰出了一個成立經緯咨詢公司的主意,解決了經委許多待業子弟的就業問題,經委許多幹部都對他心存感念,因此王時誠也就不便在馮嘯辰面前擺上級的架子了,話裏話外對他都很是客氣。

“乾貴先生,很高興認識你。”

馮嘯辰走上前,與乾貴武志對鞠了一躬,用日語向對方打著招呼。

“想不到小馮你的日語這麽好!”王時誠半真半假地發出一聲驚嘆,“怪不得羅主任那麽器重你。對了,乾貴先生,我忘了向你介紹了,這位是我們經委重大裝備辦公室的副處長馮嘯辰先生,有關重大裝備引進的問題,便是由馮處長所在的部門直接負責的。”

後面這句,他便是向乾貴武志說的了。翻譯把他的話譯給乾貴武志,乾貴武志臉上露出幾分驚訝之色,接著便向馮嘯辰又鞠了一躬,說道:“如此說來,這一次貴我雙方的合作,就要多多仰仗馮處長了。”

馮嘯辰笑道:“哈哈,乾貴先生搞錯了,剛才王司長是在跟你開玩笑呢。王司長是我的領導,我們代表團裏所有的人都是我的領導,我只是給他們當當翻譯、跑跑腿的勤雜工罷了。不過,還是希望我們合作愉快吧。”

乾貴武志也分不清王時誠的話和馮嘯辰的話誰更靠譜,但本著寧可錯殺、決不錯過的念頭,他還是向馮嘯辰客客氣氣地說道:“對對,合作愉快。來,各位,這邊請,我們先到賓館去下榻,然後到東京郊外最負盛名的療養地去泡泡溫泉,解解旅途上的乏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