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家工業實驗室(第2/2頁)

“我明白了。”馮嘯辰點點頭,又轉向孟凡澤,說道:“孟部長,這件事,不是我這個級別的小幹部能夠左右的,不過,我可以提一個建議,至於能不能辦到,就得您去思考了。”

“什麽建議?”孟凡澤問道。

馮嘯辰道:“建立一個國家工業實驗室,選拔一批人才做面向未來的技術儲備,我們可以把這些人叫作……面壁者。”

“面壁者?什麽意思?”孟凡澤詫異道。這個梗實在是太超前了,他根本就無法理解。

馮嘯辰說道:“有很多事情,比如大飛機,或者高速鐵路、磁懸浮,再遠一點的,登月、火星探險、量子通訊、核聚變,我們目前都沒有能力去做,但未來是肯定要做的。我們不能等到萬事俱備的時候才開始進行探索,而是需要組織一些人,從現在就開始進行這些項目的預研。由於條件不具備,這些研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注定不會有看得見的突破,從事這些項目研究的人員,可能要忍受寂寞,要坐冷板凳,沒有任何能夠向他人炫耀的成就。他們就像那些為了尋求真理而長年面壁的聖賢一樣,連名字都可能被人忘記。”

“但他們終有一天是會大放異彩的。”孟凡澤接過馮嘯辰的話頭,說道。

他聽懂了馮嘯辰的意思,也深深地被馮嘯辰描述的場景所感動。一群最優秀的人才,放棄唾手可得的名利,專注於20年後、40年後,甚至100年後才可能出現的新技術,默默無聞地進行著知識的積累,這是一種何其偉大的精神,這又是何其壯麗的一局大棋。

“面壁十年圖破壁。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我願意成為一名面壁者。”張魯彬毅然地說道。

“可是,怎麽做呢?”孟凡澤皺起了眉頭,“小馮,你剛才說的是什麽,國家工業實驗室,這是一個什麽樣的機構?”

“一個著眼於高端重大裝備研究的機構。”馮嘯辰道,“這個機構由國家直接管理,不以短期的經濟效益或者成果為導向,所有的項目至少是十年之後才能發揮作用的,有些甚至可能是20年、30年都見不到結果。比如說張總工的P15團隊,就可以作為工業實驗室的一個部門,專門從事大型客機的理論研究、工藝設計,積累相關經驗,但他們的研究成果,在短時間內不會有任何應用的機會。只要到時機成熟,國家有實力來實施這些計劃的時候,他們才能夠重見天日。”

“這和咱們現在的科學院,還有各單位的研究所,有什麽區別呢?我們的科學院,也可以搞一些這樣的項目啊。”孟凡澤追問道。馮嘯辰的思維之活躍,讓他有些目不暇接,他必須要把事情問清楚,再考慮這件事情是否有操作的余地。

馮嘯辰道:“和這些單位的區別,在於這些單位都有自己的科研任務,一兩年內看不到成果,國家就不會再撥款,科研人員自己也會覺得不好意思。我說的國家工業實驗室,一定要跳出這個圈子,務虛多於務實,要讓科研人員有天馬行空的自主權,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這樣一個機構,要麽就不出成果,只要出成果,就一定是頂尖的,能夠震驚世界。”

“好大的魄力。”孟凡澤笑道,“讓這麽大的一群人不出成果,天馬行空,這也就是你小馮敢去設想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一個研究機構不出成果,不能產生出效益,誰來養活它呢?”

馮嘯辰聳聳肩膀,說道:“我一開始就說了,這不是我能考慮的事情了。國家有沒有這麽大的魅力,拿出一筆錢來養一群人。比如說,把張總工的團隊養起來,讓他們能夠毫無精神負擔地繼續做大飛機的研發工作。我知道咱們國家還很窮,但不管再窮,這件事也是需要做的,只是看領導有沒有這樣的意識,以及魄力。”

孟凡澤點了點頭,道:“這件事……讓我想一想。如果這個主意真的可行,我會向中央領導同志提出來的。最終的決策,當然是得由中央領導來做。不過,在這之前,小張他們的團隊,你們得先養起來,別讓他們散架了。對了,小薛,我看你這個學校就挺不錯嘛,怎麽樣,讓張總工帶著他的人到你這裏來呆一段時間,可以嗎?”

說到這裏的時候,他的臉上浮出了得意的笑容。薛暮蒼和馮嘯辰則只能是對視一眼,一齊無奈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