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返回南江(第2/2頁)

還有一點,辰宇公司的產品在西歐銷售,獲得的收入都是外匯。由於國家外匯嚴重短缺,各級政府對於出口創匯都有數額頗有可觀的補貼政策,這些出口補貼也成為辰宇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

第一批產品的貨款收回之後,楊海帆馬上擴大了生產規模。原先從浦江聘來的那些老工人已經不夠用了,王偉龍幫馮嘯辰在羅丘物色的那批工人也來到了桐川,加入到辰宇公司的隊伍中去。楊海帆還從退休人員中挖掘出了幾名工程師和車間主任,配齊了整個班子,使生產進入了正軌。

在這個過程中,楊海帆自然是出力最多的,馮立兩口子也沒少累著。不管怎麽說,這家公司是馮家自己的產業,一些重大的決策,楊海帆找不到馮嘯辰商量,只能請馮立來拍板。隨著公司的業務走向穩定,利潤不斷積累,馮嘯辰的母親何雪珍索性在自己工作的大集體企業裏辦了個“病休”,一門心思地呆在桐川,守著公司以及在公司裏實習的小兒子馮淩宇。

楊海帆與馮嘯辰通過電話溝通之後,給了何雪珍一個公司副經理的頭銜,讓她負責財務、後勤、工會等工作,何雪珍重煥青春,幹得有聲有色,讓楊海帆都感慨馮家的人個個都是管理天才。

頭一年年初馮舒怡到中國來的時候,馮立和馮飛兄弟倆都到京城去與她見了一面。在會面時,大家商定將擇機把馮立的小兒子馮淩宇和馮飛的獨生子馮林濤送到德國去留學。在出國之前,這兩個孩子必須學習一些基礎德語,最好還有一些機械操作方面的能力,這樣到德國之後就可以先讀機械技校,再根據他們的學習能力,聯系讀大學的事宜。

根據這個商定,馮飛把馮林濤也打發到了桐川,與馮淩宇一道,在辰宇公司裏一邊當學徒學習機床操作,一邊跟著佩曼、老工程師陳晉群等人學習德語。馮嘯辰讓楊海帆給陳晉群另外付了一筆教學費,以補償他給馮淩宇、馮林濤二人講課的付出。其實馮嘯辰這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陳晉群一把歲數的人,把兩個小孩子都當成了自己的子侄輩,馮嘯辰就算不給錢,他也會悉心教導他們的。

一切都很順當,不過倒是苦了馮嘯辰的老爹馮立。何雪珍長期呆在桐川,一個月才回來一兩天,馮淩宇就更是難得回來一趟,結果讓馮立又變成了個單身男人,早晨和中午都只能在學校吃飯,晚上回來自己隨便做點啥吃,也是簡簡單單。用新嶺人開玩笑的話說,叫作“半斤肉、四兩面,莫油莫鹽吃一餐”。此時見馮嘯辰紅光滿面地從京城回來,馮立自然是要抱怨一番的。

“爸,你幹脆把二中的工作也辭了,或者像媽一樣辦個病休,到桐川去呆著,空氣又好,吃的也好,不是挺舒服嗎?”馮嘯辰沒心沒肺地建議道。

“我連50歲都沒到,你就叫我去鄉下養老,我能坐著住嗎?”馮立斥道。

馮嘯辰笑道:“啥叫養老啊,咱們家那麽大一個企業在那裏,你要去了,我讓你當董事長,還不夠你忙活的?”

馮立豎起一個手指頭,示意馮嘯辰噤聲,別讓左鄰右舍聽到。有關辰宇公司的真實背景,也僅限於馮家的人知道,其他人即便有些懷疑,也沒有什麽實證,更多的人還是相信這家企業是德資,充其量也就是馮家與德國那邊的投資商比較熟悉而已。馮嘯辰如果大大咧咧地說出去,是會惹上麻煩的。

“我就是個教書的,哪懂什麽企業管理。我有時候跑到桐川去看看,也就是露個面而已,小楊他們跟我說的東西,我都聽不懂,哪能當什麽董事長。”馮立老老實實地向兒子承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