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還不算太晚(第2/2頁)

馮嘯辰看出了胥文良的想法,他笑了笑,說道:“胥總工,非洲的用戶也同樣是用戶,您不會覺得您設計的生產線連非洲的技術都達不到吧?”

“我倒不是這樣想的。”胥文良道,“我是擔心萬一技術水平不夠高,讓人笑話,丟的是咱們中國人的臉。”

王根基滿不在乎地說道:“這個完全可以不用擔心。非洲兄弟對於中國人的技術還是比較信任的,咱們在非洲幫他們修過鐵路,他們知道我們也是一個工業強國。最關鍵的是,歐洲人開的價錢太高,尤其是涉及到設備安裝、調試方面的費用,簡直就是坑人。聽說中國人能夠提供同樣的設備,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呢。就算咱們的技術比歐洲人差一點點,他們也是能夠接受的。”

馮嘯辰則是另一番說辭:“胥總工,我是這樣想的。第一,我們的確具有設計和制造軋鋼生產線的能力,雖然技術上並不領先,但也是夠用的,完全能夠滿足阿瓦雷的需求。第二,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把這條生產線設計好,制造好,要按照國際最高水平去設計和建造。通過引進克林茲的技術,我們能夠縮短與西方國家在技術上的差距,再加上我們特有的成本優勢,拿下這條生產線是非常有把握的。”

“這……”胥文良有些動心了。這就是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他原本以為自己錯過了南江鋼鐵廠的這個項目,此生已經沒有希望親手去建造一條軋鋼生產線了。誰料想突然從天上掉下來一個機會,雖然只是年產80萬噸的一條生產線,但畢竟也是一個完整的項目。

剛才馮嘯辰向他講了一大堆軋機設計上的新理念,說得他心癢難耐,只恨沒有機會去實際驗證一下。現在有了阿瓦雷這個項目,他就可以把這些理念貫徹進去,做出一個足以讓自己滿意的設計。的確,馮嘯辰說的很多想法目前還僅僅是一個想法而已,要落實到設計上,需要做許多的理論論證和試驗,這將是非常艱苦的工作。但這也是老天給他的最後一次機會,如果錯過了,他就真的要抱憾終生了。

“馮處長,要想接下阿瓦雷的生產線,靠我目前這個設計,是萬萬不行的。我們必須要把一些新的設計思想融匯進去,拿出一個全新的設計,這樣才能打動阿瓦雷政府。你剛才說的那些,都是非常好的想法,如果能夠把這些想法在生產線設計中實現出來,那麽我們即使不依靠成本優勢,也有與西方企業一爭高低的實力。我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我的精力不夠。要推翻原有的設計,重新拿出一個新的設計來,需要付出的努力是非常多的。”胥文良坦率地說道。

馮嘯辰試探著問道:“那麽,如果請李總工和董總工一起參加呢?您作為總設計師,在主要的技術環節把關,讓他們作為副總設計師,主持日常的設計工作,這樣行不行?”

“他們倆的知識結構有些老化了,我擔心他們難以理解現代的設計思想。”胥文良說道。

“那您有什麽建議呢?”馮嘯辰又問道。

胥文良遲疑了一下,說道:“在整個秦重,最有能力完成這項設計的,只有我過去的學生,崔永峰。”

“崔永峰?”馮嘯辰愣了一下。其實,在他的心裏,也是覺得崔永峰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在與崔永峰的交談中,他能夠感覺得到崔永峰一直都在跟蹤國際冶金技術的前沿,同時也有非常全面的視角,是最適合給胥文良作為助手的。但馮嘯辰也知道,因為反對秦重承接南江鋼鐵廠設備的事情,胥文良與崔永峰已經產生了嫌隙,崔永峰在廠裏也遭受了冷遇。他萬萬沒有想到,胥文良居然會在他的面前提起崔永峰這個名字。

“崔永峰是我的學生。”胥文良並不知道馮嘯辰已經與崔永峰接觸過,他向馮嘯辰介紹著崔永峰其人,“他是西北大學冶金系畢業的,分到秦重之後,便給我當助手。他的專業功底非常紮實,而且眼界開闊,富有全局感。在我設計這套軋機圖紙的時候,他出的力氣是最多的。可惜……”

“可惜什麽?”馮嘯辰明知故問。

胥文良嘆了口氣,說道:“永峰比我們大家看的都更遠,因此也就難以被人理解。今天想來,我真是錯怪永峰了。他反對我們廠請求承建南江鋼鐵廠軋機的方案,為這事,我對他說了一些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