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的思路(第2/2頁)

“你說的這兩個百分比,能夠達到嗎?”馮嘯辰問道。

崔永峰道:“成本方面,問題不大,我們的材料成本沒有什麽優勢,但人工成本比德國、日苯都要低得多。軋機制造裏的工時費成本占比很大,尤其是最終安裝的階段,消耗人工特別多,我們可以在這些環節把成本降下來。至於設備性能方面,按照原來的設計,肯定是不行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消化吸收克林茲轉讓的技術,按照國際一流的水準來進行重新設計。”

馮嘯辰笑道:“這樣一來,胥總工就會從抵制吸收克林茲技術,轉向全力支持吸收克林茲技術,而我們重裝辦的工作,也會因此而得到極大的推進。”

崔永峰也笑了:“這是當然,如果這個方案不能讓上級領導滿意,我想也是推行不下去的。”

說到這個程度,余下的事情馮嘯辰自己就能夠想明白了,而且是不是能夠在亞非拉這些地方找到市場,也不是現在就能夠商量出來的,需要再去了解。不過,以馮嘯辰前一世的經驗,他知道崔永峰的這個想法是非常靠譜的,中國的裝備技術和西方國家比的確差著一大截,但要糊弄糊弄非洲的黑叔叔們,那是足夠的。這些年,非洲一些國家的民族意識正在啟蒙,不少國家的領導人也都提出了要搞工業革命的口號,雖然這些口號也不一定都能夠實現,不過既然有口號,就有機會。

如果能夠推動中國裝備向其他發展中國家出口,那麽一是可以獲得外匯收入,用於彌補從西方進口設備的付出,二是能夠培養中國自己的隊伍,就如崔永峰說的,是用人家的市場來驗證我們自己的技術。在這一點上,馮嘯辰對崔永峰還是挺佩服的,在這樣一個年代,能夠說出在人家的市場上驗證自己技術這種離經叛道的話,的確很不容易了,當時的主流的思想是要把最好的東西拿給亞非拉兄弟,而不是拿人家來練手。

崔永峰還有一點沒有說到,那就是囿於他的歷史局限性了。馮嘯辰是明白的,到21世紀之後,最重要的既不是人才,也不是技術,而是市場,誰能夠占有市場,誰就能夠占有未來。在前一世,中國是直到90年代末期才開始大規模進軍非洲市場的,這一世,如果能夠提前布局,效果應當會更好吧。

這一層意義,馮嘯辰也沒必要向崔永峰挑明,只要這件事對秦重有好處,能夠讓秦重的幹部職工接受,就足夠了。至於這件事對國家有什麽意義,這是羅翔飛需要考慮的問題。

“這個想法,你沒有向胥總工和貢廠長他們說起過嗎?”馮嘯辰最後問道。

崔永峰搖搖頭道:“我沒有來得及和他們談這個問題,而且,要開拓國外市場,也不是我們秦重有權力去做的事情,需要國家來下決心。我如果把這個想法說給貢廠長他們聽,他們只會覺得我好高騖遠。事實上,他們現在已經是覺得我好高騖遠了。”

說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他苦笑了一下,顯然是這件事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困擾。馮嘯辰擡起頭,看了看正在哄著妞妞睡覺的吳丹丹,正遇到吳丹丹向他投來一束期待的目光。馮嘯辰笑了笑,對崔永峰說道:“其實,你是胥總工的好學生,小吳也是你的好學生啊。對了,剛才小吳說你愛人調動的事情,受到了一些幹擾,是因為你向廠裏提意見的緣故嗎?”

“不是的,是小吳誤會了。”崔永峰趕緊解釋道,“廠裏照顧我和我愛人兩地分居的問題,和林北重機那邊協調了好幾次,不過林北重機那邊也有一些困難,所以暫時不同意我愛人調出,這件事情就耽擱下來了。在這方面,廠裏還是做了很多工作的。”

“原來是這樣。”馮嘯辰點點頭,“好吧,崔工,感謝你今天給我們的啟發,我會嘗試著和胥總工去談一談你的這個設想。至於你愛人調動的事情,我來幫你想想辦法吧。”

“真的?那可太感謝馮處長了!”崔永峰喜出望外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