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這就是體制問題啊(第2/2頁)

陳邦鵬抿了一口酒,說道:“這個真沒辦法,咱們這麽多年就是這樣過來的,除非是把整個科研生產體制都改過來。”

“怎麽改?”馮嘯辰問道。

陳邦鵬愣了一下,然後自嘲地笑道:“我也只是隨便說說,我哪知道該怎麽改。我是覺得,我們應當有一些長遠眼光,定一些大目標。比如說自卸車這個事情,看起來是我們羅冶一家的事,但其中涉及到的很多技術,對於其他企業也是有用的,這就不能讓我們羅冶一家來研制,而是應當由國家統一安排研究,研究好的技術再交給各家企業用於生產。就說剛才老王說的電機座鋼材,如果能夠開發出來,很多地方都能夠用上,這就相當於填補了一項國內空白。可這件事如果讓我們羅冶來做,我們真的不擅長。讓中鋼去做呢,他們又沒有積極性。”

王偉龍也說道:“老陳說得對,這種事情,就應當是由國家統一來安排的。小馮,你知道嗎,咱們羅局長就一直有這樣的觀點,認為應當把全國的重大裝備研發歸口到一個單位來管理,避免各自為戰。”

“羅局長有這樣的觀點?”馮嘯辰好奇地問道,他記得此前與羅翔飛就重大裝備研制的問題做過一些討論,羅翔飛還說打算讓他去參加機械部、煤炭部組織的一個專項攻關小組,只是後來不知為什麽又不了了之了。關於把重大裝備研發歸口管理的事情,他真沒聽羅翔飛說起過。

王偉龍道:“這一段時間你一直在南江,沒聽說這事也是正常。據說,羅局長提出這個想法,還是受你的啟發呢。”

“是嗎?這大概是以訛傳訛吧。”馮嘯辰說道。

把重大裝備研發歸口統一管理,在歷史上是真實出現的事情,只不過比現在這個時間要晚上了幾年。正是因為注意到重大裝備研發中各自為戰的局限性,國家成立了“重大裝備辦公室”,負責協調重大裝備的研發工作。馮嘯辰在前一世就是這個辦公室裏的戰略處處長。他深知這種統一協調的優越性,在與孟凡澤、羅翔飛接觸的過程中,不時旁敲側擊地提出過這樣的建議,羅翔飛說自己的想法是受到馮嘯辰啟發,也並不奇怪。

“如果能夠納入統一管理,那可就太好了。”陳邦鵬說道,“咱們羅冶研發這輛自卸車,自己人怎麽辛苦都好說,可一涉及到部門協調的事情,就費老鼻子勁了。人家願意幫忙還好,人家如果不願意幫忙,咱們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就說這工業試驗的事情,就拖了兩年多,咱們和冷水礦還是同一個系統的,都這麽困難,如果是跨系統的協調,簡直就難上天了。”

“唉,跨系統協調,談何容易啊。”王偉龍道,“老陳,我過去在羅冶的時候,也不知道這裏面的奧妙。到了京城,參加了一些部門的協調會,才知道什麽叫牽扯一發動全身。各個部委都有自己的想法,經委名義上是個綜合協調部門,最終還是要看各家單位的臉色。”

“是啊,這就是體制問題啊!”陳邦鵬發起了漫無邊際的牢騷。這兩年國家在學術思想上有所放開,許多學者都喜歡大談體制問題,連帶著社會上的人也學會了這個詞,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往體制上扯。中央其實是樂於見到這種議論的,因為高層一直在醞釀進行更大規模的經濟體制改革,民間的輿論也是重要的思想準備。

“這就是領導們操心的事情了,來來來,咱們幹一個。”王偉龍舉起酒杯,呵呵笑著向大家發出了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