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隱形冠軍(第2/2頁)

僅僅從改善自己以及家人生活的角度來說,幾百萬馬克已經足夠他用了,再多的錢也沒什麽意義。他想掙錢的另一個目的,是要掌握一些改變歷史的能力。他明白,要把自己的想法貫徹出去,僅僅靠經委冶金局的這點權力是不夠的。手上的財富也是權力的一種形式,而要達到能夠把財富轉化為權力的程度,就不是靠變賣一點專利能實現的了。

馮華在旁邊插話了:“舒怡,你是說這些企業會把價錢壓低一半嗎?如果是這樣,那可就太吃虧了,按最高的貼現率計算,兩年後的收益也不該被壓低一半的。嘯辰,我認為你不應當選擇這種方式……”

“……”馮嘯辰無語了,他倒忘了這位三叔是搞金融的,對於投資回報太敏感了。他笑著說道:“叔叔,我現在急於要用錢,一兩年的時間,對於我來說,價值超過100萬馬克了。”

“你需要買家電嗎?我可以先借錢給你,你完全不必去賤賣手裏的專利。”馮華說道。

馮嘯辰搖搖頭,道:“不是的,買家電的事情倒反而不急,再說,我家裏也已經買了電視機,換一個更大的也沒太大意義。我想做的事情,是辦一家企業,以我弟弟馮淩宇的名義來辦。”

“辦什麽企業?”馮華問道,他對這種事是更有興趣的。

“一家機械配件廠,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以生產先進基礎件為主要業務的工廠,比如軸承、液壓件、減速機、制動器等等。”馮嘯辰說道。

這個想法,馮嘯辰已經琢磨過不止一天兩天了。他讓馮淩宇做個體戶的時候,就存下了有朝一日開一家工廠的念頭。在重大裝備制造方面,他自忖實力不足,至少十年八年之內是沒有可能的。但從一些基礎件入手,就要容易得多。

在西方工業技術發達的國家裏,有許多被稱為“隱形冠軍”的小型企業,它們的規模、產值等與那些巨無霸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但這些小企業卻能專注於某一兩項產品的制造,成為全球唯一能夠制造某種產品的專業企業。它們的產品,或者只是某幾種類型的軸承,或者一種特殊的鋼材,一年的銷售額不過區區幾百萬美元,卻能壟斷著這個市場,為無數大型廠商提供配套。

馮嘯辰想做的,就是一家這樣的企業。他深知,即便在後世,當中國的工業產值已經穩居世界第一,能夠制造無數尖端裝備的時候,基礎件仍然是中國工業的一塊短板。朋友圈裏轉的那些雞湯文,經常要說到某某裝備上的某某部件“不得不依賴於進口”,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當然,從全球協作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自己生產所有的工業配件,那些“隱形冠軍”企業也都是為全球服務的。一家美國的裝備制造商,也可能需要到比利時的一家小企業去買一根彈簧或者一個齒輪,這算不上什麽奇怪的事情。不過,能夠自己掌握更多的基礎件,總是一件好事。隱形冠軍企業因為在特定產品上能夠形成壟斷,利潤率往往都是非常高的,這樣高的利潤,馮嘯辰可不想全都留給外國人去賺。

聽到馮嘯辰的話,晏樂琴的眼睛又亮了。在這個孫兒的身上,她見到了太多的神奇,以至於都有些懷疑這是上天恩賜給她的禮物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作為吃瓜群眾,總是喜歡把目光對準大型裝備,看到能造個60萬千瓦的機組,就覺得有多麽多麽牛氣。而真正搞工業的人,卻知道基礎件的重要性,沒有性能可靠、質量穩定的基礎件,多牛氣的裝備都是紙老虎,是一戳即破的。

從馮嘯辰提出的想法中,晏樂琴能夠感覺到,這個孫兒不僅懂得技術,他更懂得工業體系,稍加時日,他能夠成為一位引領工業發展的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