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還是部裏出人才(第2/2頁)

說話間,從京城開來的火車緩緩地進站了,廠辦秘書葛齊像只兔子一樣追著火車跑了一段,等到12號車廂的門前,等著彭海洋一行下車。在林重駐京辦發來的電報中,明確說了彭海洋一行的車廂號,以便新民廠接站。

“戴廠長,陶科長,彭處長他們到了。”

不一會,葛齊便領著三個人走過來了。彭海洋過去是到過新民廠的,大家都認識他。至於與彭海洋一道來的兩位,戴勝華和陶宇就不認識了,不過,戴勝華頗有急智,與彭海洋握手招呼之後,便向那兩人中歲數更大的那位走了過去,滿臉堆笑道:“這位就是馮處長吧,歡迎歡迎。”

林重物資處采購員範剛祥鬧了個大紅臉,他知道戴勝華是以貌取人了,看他有30來歲的年齡,而旁邊那位正牌的馮處長只有20歲不到,所以就把他認成了處長。他連忙擺手,然後指著馮嘯辰,向戴勝華介紹道:“戴廠長,您弄錯了,這位才是我們生產處的副處長,小馮處長。”

“小馮處長?”戴勝華眼睛都直了,他從電報上知道林北重機派來了一位名叫馮嘯辰的生產處副處長,卻沒想到會是如此年輕。他尷尬地笑了笑,重新向馮嘯辰伸出雙手去,自嘲地說道:“哎呀呀,我又犯經驗主義了,想不到馮處長居然這麽年輕,真是年輕有為,佩服哪,佩服啊。”

“小馮處長是從煤炭部派來支援我們工作的,剛剛到任不久。”彭海洋在旁邊做了一個介紹。他也覺得馮嘯辰這個副處長年輕得讓人懷疑,不給點理由是說不過去的。他不便說孟部長推薦的事情,只能說是從部裏派下來的,這樣萬一未來馮嘯辰鬧出什麽笑話,人家也不至於指責孟部長用人不當了。

“是煤炭部派下來的,原來如此,哈哈哈哈,還是部裏出人才啊。”戴勝華說道。這類恭維的話,其實都是套路,如果彭海洋說馮嘯辰是從下面的企業調上來的,他一定會改口說還是基層鍛煉人,反正都是好話,也沒人計較其中的邏輯。

馮嘯辰與戴勝華、陶宇分別握了手,寒暄了幾句,戴勝華便招呼他們上車了。新民廠一共派來了兩台車,一台是吉普車,由戴勝華、陶宇陪著彭海洋、馮嘯辰坐了。另一台是三個輪子的皮卡,前面的駕駛室有兩排座位,包括司機能夠坐下五個人,後面還帶著一個小拖鬥,算是貨車。這種車當時在中國並不少見,都是一些野路子企業自己搞的改裝車,不倫不類的,但卻非常實用而且便宜。範剛祥級別低,享受不了坐吉普車的待遇,便與葛齊一道坐了三輪皮卡,葛齊把副駕駛座的位置讓給了範剛祥,算是一種照顧了。

一路聊著些口水話,一行人來到了新民廠,接著便是與廠長賀永新以及諸多副廠長、科長、車間主任之類的見面,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馮嘯辰的年輕再次讓大家感到了震驚,隨即便傳出了流言,說他很可能是某領導的子侄,是出於培養目的到林北重機去掛職鍛煉的。至於他的長輩是誰,自然又引發了一場黨史考據學的大論戰,隨即又發展到了訓詁學,因為有見多識廣之輩告訴大家,有些領導為了鍛煉子侄的需要,並不讓子侄姓自己的姓,而是給他們取了一個化名,而這些化名又都有深刻的含義。這樣一來,馮嘯辰的身世就變得更加波譎雲詭了,成為新民廠職工很長一段時間茶余飯後的談資。

“我和小馮處長這次來,是想一勞永逸地解決液壓閥漏油的問題。三部委給我們下達的實驗任務是,完成500萬噸的挖掘總量,現在每台液壓閥平均不到40萬噸就無法工作了,給我們完成實驗任務帶來了巨大的障礙。我們希望新民廠能夠改進技術,提供能夠滿足復雜、高強度工況的液壓閥,保證我們的工業實驗順利完成。”

歡迎宴會之後召開的第一次工作會議上,彭海洋收起飯桌上的和藹表情,神情嚴肅地對新民廠的領導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