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壓縮四千萬(第2/2頁)

“緩建。”郝亞威道,“推遲兩年時間,等國家的經濟狀況好轉了,再重新上馬。”

“這個恐怕不合適吧?”冶金廳長喬子遠發話了,他沒有直接和郝亞威溝通,而是看著坐在郝亞威身邊的國家經委冶金局副局長羅翔飛,說道:“老羅,我記得你上次來的時候,跟我們說過,熱軋機的上馬是刻不容緩的。我還記得你說過,咱們國家一年光進口鋼材,就要花費三四十億美元,合著一天就是上千萬美元的支出。如果因為少了4000萬美元,就讓項目推遲兩年投產,這筆賬怎麽算都不合算吧?”

聽到喬子遠的話,郝亞威當時就想反駁,羅翔飛拍了拍他的手臂,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後微笑著對眾人說道:

“剛才喬廳長說的情況,是事實。咱們國家的鋼鐵生產技術嚴重落後,用中央領導的話說,叫鋼不成材,材不合用,每年都要花費大量寶貴的外匯從國外進口鋼材。正因為如此,國家才下決心引進一批鋼鐵項目,其中也包括了咱們南鋼的1780熱軋機項目,這個決心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大家也清楚,咱們國家現在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困難,前幾年鋪的攤子過大,資金嚴重短缺。如果不能有效地壓縮投資規模,那麽人民的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後續的建設也無法得到保障。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果斷下馬了一大批項目,包括前面郝處長說到的浦江鋼鐵廠,為此我們還承擔了向外方的巨額違約賠償。南鋼是國家經委重點保障的項目,經委方面也是希望這個項目能夠按時投產,緩解國家的外匯緊張形勢。但是,原有的預算肯定是不能保證的,壓縮4000萬,是郝處長他們經過認真計算的結果,國家只有這麽多錢,你們不壓,別的項目就要下馬,這一點我想大家也是能夠理解的。那麽,現在對於我們來說,就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挖掘潛力,爭取把引進設備的資金再壓縮4000萬下來;二是暫緩這個項目,等待國家經濟狀況好轉後,再重新啟動。在兩個選擇之外,沒有第三條路,大家不必再在第三條路上浪費時間了。”

羅翔飛的語氣十分平和,但話裏的堅定意味,絲毫不比剛才郝亞威要弱。他是以冶金局領導的身份下到南江省來的,他的話基本上就代表著冶金局的最終意見,由不得喬子遠等人懷疑。

“這可真的很難辦啊。”喬子遠撓著頭皮說道,同時把目光投向了冶金廳的副總工程師陸劍勇,“小陸,你是一直和外商談判的,你說說看,有沒有什麽余地?”

陸劍勇扶了扶近視眼鏡,訥訥地發言了:“羅局長,喬廳長,其實我們在談判的過程中,也了解過其他幾家日本廠商的報價,三立制鋼廠的價格,應當算是最低的了,我們即使再找其他家談判,恐怕也很難把價錢壓下來。如果冶金局方面一定要我們壓價錢,那麽我想只能從設備上著眼了。主軋線部分肯定是不能削減的,精整設備這方面,我們原來計劃引進的是三條橫剪切機組,分為薄板、中板和厚板,如果先只引進兩條,把厚板線留到以後再引進,可以減少1200萬美元左右。輔助設備的水處理、實驗室、維修車間等部分,實在不行也可以先取消,用南鋼現有的設施來頂替……”

“實驗室怎麽能取消?”羅翔飛用低沉的聲音說道,“南鋼現有的實驗室設備陳舊,無法適應新型熱軋機的需要。屆時生產線投產了,實驗技術跟不上,生產出來的產品沒有質量保障,這條生產線的效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陸劍勇苦著臉點了點頭:“羅局長說得很對,所以嘛……”

他說不下去了,其實他也知道,這種削減功能的做法是很不妥當的,實在是領導逼著他出方案,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說了。

喬子遠看到會場上又出現了僵局,連忙站起身,假意地看了看手表,然後笑著說道:

“要不,咱們大家先吃飯吧。天大地大,不如自己的肚子大,事情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夠解決的,總不能餓著肚子想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