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人才輩出(第2/2頁)

如今,科舉完成,放榜,就是大事。

現在玄黃城中還有數百萬名考生滯留,就是在等待著考試成績的出現。期望自己能夠中舉,榜上有名。

“恩,這件事自是當前最大的要事。不知道這一次科舉中又有多少大才出現。名單在哪,讓本皇看看再說。”

易天行頷首點點頭說道。

黃承彥立即將整理好的名單遞了上去。

接過名單,易天行仔細看了起來。這次科舉因為死亡迷宮的事情而錯過,現在只能從名單上了解一二,順便看看有沒有印象中的歷史名人。

名單很簡潔。早就有過一次經驗,現在自然做的更好。

上面的分數都是從高到低來排列的,確定狀元榜眼探花,自然只需要看前面就可以,後面完全沒有必要去看。隨便掃視一眼就可以。

“數十億人口,應該能有一些歷史名人才對。”

心中暗自期待,定眼看去,果然,在名單上,一批十分熟悉的名字呈現在眼前。

裴矩。

文科:十分

教化:七分

農事:六分

邢獄:七分

商務:八分

軍務:八分

工事:九分

醫務:六分

吏治:九分

民生:九分

總分:七十九分。

第一眼中,就看到一名名為裴矩的評分。

七十九分,竟然能夠高達七十九分。

“裴矩,難道是他,竟然考分與當初第一屆科舉時諸葛亮同樣的分數。全才,狀元之才。”

易天行心中也不由的閃過一絲震驚。

這已經是一個極高的分數。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無完人,全才,可以說,這裴矩在任何方面都有極高的天賦,乃至是,懂得其中的精髓。面面俱到。絕對是王佐之才。

如果裴矩有這樣的才能,不出意外,應該就是他所知道的那名歷史名人。

裴矩,隋唐時期的頂尖名臣。本名世矩,字弘大,北魏荊州刺史裴佗之孫,北齊太子舍人裴訥之之子。隋唐時期政治家、外交家、戰略家、地理學家。

裴矩出身於河東裴氏西眷房,早年歷仕北齊、北周、隋朝,曾參加隋滅陳之戰,並率三千敝卒定嶺南,安撫突厥啟民可汗,歷任民部侍郎、內史侍郎、尚書左丞、吏部侍郎等職,封聞喜縣公。

其能力,可想而知。朝野上下,名望極高。

能與之比肩的,屈指可數。

“意外之喜,沒想到能找出如此一位大才。”

易天行心中暗自大喜。這樣的能臣,自然是越多越好。

隨後,又看到不少其他熟悉的名字。

“蘇軾,司馬光,範仲淹。這可都是難得的名臣。有了他們,我大易皇朝也算是人才濟濟。”

心中喜悅不斷。

科舉可以說是運朝最大的取才途徑。能有這麽大的收獲,當然值得高興。

“咦,蔡京。”

就在這時,繼續往下看時,眼中不由閃過一抹異色。

上面浮現出一道十分熟悉的字眼。

蔡京。

文科:七分

教化:八分

農事:五分

邢獄:六分

商務:八分

軍務:四分

工事:六分

醫務:六分

吏治:八分

民生:八分

總分:六十六分。

這蔡京的考分也達到六十六分的高度,這個分數,可以說,已經相當的出眾,已經屬於名列前茅的行列。從中也能看的出,他的才能絕對不差。

“這蔡京若真的是那位權相的話。那這還真是給我出了一個難題。”

蔡京的名聲早已經流傳古今,那可是華夏歷史上,大宋中的最大權相,四朝元老,屹立不倒,其也是宋朝中最大的貪官,搜刮錢財無數。雖然不能跟和珅相比,可也是一位巨貪。能夠做到他那個位置,沒有才能怎麽可能做到。

可問題是,這樣的人,能不能用。

這是雙刃劍。用的好,自然是皆大歡喜,用的不好,說不定會產生不小的麻煩。

畢竟,有才能,放著不用,怎麽都感覺有些不合適,浪費人才。

沉默一陣後,隨即,開口說道:“即刻放榜,榜首狀元為裴矩,榜眼範仲淹,探花蘇轍。其余一起公布。金榜題名。傳唱大易疆域。”

最終還是沒有將蔡京的名字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