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李悝(第2/2頁)

“考生李悝,歷經三年,編著出法典一部,可適用於修士之中,運用於大易王朝,對於整個大易,功在千秋,功在社稷。特許,科舉十科中,邢獄一科,滿分,積十分。教化積八分。”

一道無形的天音傳遞到每一名考生耳中。

法典自然是與邢獄有關,但一旦完成,對於教化也有著巨大的助益。教化,本身就是在律法的範圍之內進行,教化的是人心。律法才能鎖住人心。很多學科,本身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聯。

“好一部法典,果然不愧是法家中的中流砥柱。著名人物,在編著法典上,確實不是其他人能所媲美的。好,好,好,有這部法典在,我大易的律法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完善,乃至是最終開始實施。”

這部法典在完成後,隨著神光籠罩,直接消失,再次出現時,已經是在易天行的手中。

可以看到,這部法典似乎變得十分不同,已經開始泛出神異的光芒,完全被才氣所籠罩,充斥著一股法規,規矩的力量。

仔細翻看下,易天行也不由暗自點點頭。

這確實是一部適用於整個修行文明的法規律條。

易天行看到,也覺得很是滿意,這確實是對大易王朝一處短板的彌補。

同樣,對李悝是誰,也早就有了定數。

能編著出這樣的法典,而且,對於律法,對於大易王朝的各種變化政令結合在一起,做的滴水不漏,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法家中的名人。李悝。

李悝,本身是春秋戰國時期魏國安邑人。可以說是華夏歷史上的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過變法。

而且,不僅是刑法上面的才能,其在其他方面,同樣具有非凡的才能。當年,在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強產量。讓官方在豐年以平價購買余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主張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國。

同時,他匯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法經》,是華夏歷史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可以說是開創歷史之先河。

所具有的意義,堪稱無法估量。

後世的律法幾乎都是由這一部法經延伸而出。或多或少受到極大的影響。

“恭賀王上,有這一部法典出世,我大易必將變得更加的有條不亂。有法可依。讓大易擴張道路上,再次排除一道障礙。”

黃承彥笑著說道。

律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其中,第一個作用就是“定分止爭”,也就是明確物的所有權。其中法家之一慎到就做了很淺顯的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積兔於市,過而不顧。非不欲兔,分定不可爭也。”意思是說,一個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對於集市上的那麽多的兔子,卻看也不看。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權已經確定,不能再爭奪了,否則就是違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第二個作用是“興功懼暴”,即鼓勵人們立戰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懼。興功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富國強兵,取得兼並戰爭的勝利。

以前大易的法則法規,對於一個王朝而言,就顯得有些粗糙了。

“恩,開辟運朝,走上修行之路,所開創的王朝,就是修行文明,律法自然不是普通的律法,而是天條。在這次科舉之後,匯聚法家人才,結合我大易的具體情況,以這部法典為核心根基,一定要編著出屬於我們大易王朝的天條。在天條下,但凡是大易所屬,都必須遵守。天條,不容觸犯。”

易天行眼中閃過一抹異色,口中果斷的吐出一道話音。

運朝的律法自然不是那麽簡單。那是氣運相連,天條一旦制定,要想更改,就不是那麽容易,甚至可以說,天條一旦制定,很難再更改,可以添加,卻很難抹除,除非是運朝之主親自出手,因為,天條本身就是與氣運相連,融入進去,就變成了規矩。一條條天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