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結局(第2/3頁)

被打下來的烏孫和若羌被大楚合並設立了安西州,著宋重錦任安西巡撫,統領安西州一應事務。

這既是肥差,也是燙手的山芋。

安西州初設,百廢待興。更不用說那本是他國之地,雖然如今還有大楚的駐軍,可真想將那些當地百姓收復,也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

更不用說,烏孫人本就彪悍,若是還有那不臣之心的人潛伏,大楚官員在那邊的人身安全時刻都受到威脅。

幹得好,那是榮華富貴一輩子,幹得不好,小命就丟在那裏了。

皇帝委派宋重錦去,滿朝文武都松了一口氣,反正若是宋重錦幹得好,等安西州徹底平定了,他們再去摘桃子也來得及。

宋重錦未必不知道皇帝的打算和滿朝文武的心思。

只是他在京城只覺得拘束無趣,遠不如當初在赤城縣痛快。

如今去安西州,對別人來說是苦差事,對他來說,卻是求之不得。

駐紮在大楚的駐軍本是宋弘當年的手下,顧子楷所轄州府和安西州也挨著,又有歷長楠這個西北道巡察的真正主事人。

他並不太擔心。

更不用說,他要去安西州上任,宋弘當初留下的那些人,除了真的老弱病殘,不能長途跋涉的,都紛紛請命,要求跟著一起去安西。

包括宋五一幹親兵,還有最後剩下來的幾個暗衛。

宋重錦正是缺人手的時候,宋弘留下的這些人,都是千金都難聘請到的個中好手,更不用說,他們比花錢請來的更忠心。

這幾年來,宋重錦已經慢慢學著和過去的自己釋懷,對於宋弘這個父親,那些恨和怨也被時間慢慢沖擔…

自然也能心平氣和的接受宋弘留下的這些人手。

高氏留下的那些人,有求去的,也有要跟著他們一起的。

王永珠挑選了合適的人選,又安排了人手在京城守著這偌大的府邸,還有莊子和生意。

高氏留下的那些生意都被王永珠給兌了出去,只留下鋪面留著收租。

畢竟她們這一去,也不知道多少年,就算有顧家幫忙看著,可京城風雲突變,沒有他們在京城,就怕出了事,損失銀錢事小,被人牽連栽贓禍害事大。

國公府的也是,只留下莊子和鋪面,這些收益是固定的,真有損失也不礙事。

雖然收入會少很多,可對於王永珠和宋重錦來說,他們並不缺銀錢。

國公府多年積攢的底子本就豐厚,就算分家了,給他們留下的那是大頭中的大頭。

還有宋弘的私產,除了一小部分分給其他子女,大部分都留給了宋重錦。

鐘氏老夫人也是如此,她的嫁妝全部留給了宋重錦,別的孫子孫女一根線都沒留下。

這些東西合起來,就夠一個家族幾代富貴了。

安頓好這一切,時隔三年後,宋重錦帶著妻小和嶽母張婆子,再度踏上了西行之路。

這一去,天高雲闊,前途未知,但是宋重錦和王永珠卻十分的高興。

顧子楷這三年間,顧大夫人也給他尋了一門親事,終於成親了,夫妻二人相敬如賓,如今也有妻有子了。

皇帝如今最疼愛的就是九皇子,在他之後,後宮再無皇子出生。雖然年歲不大,可皇帝已經將他當作下一任君主在培養了。

滿朝文武如今都知道,這九皇子只要不出意外,就是鐵板釘釘的下一任君主了。

只是九皇子如今年少,也威脅不到皇帝,等他長成,皇帝只怕也就壽數到了,因此大家都高興,不用在皇帝和預備太子之間搖擺,能平平安安過度到下一任帝皇上位,簡直是為臣之大幸。

至於齊樂,晨星很久之後才給王永珠傳了一份資料,上面記錄了齊樂真正的身份,果然是當初的叛逃者之一。

她在這個時空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離開這個時空,那座山谷裏藏著一架飛船,就是她唯一的希望。至於飛船的來歷,晨星給的資料上沒說,王永珠也沒有追問。

幾百年來,不知道多少人都因為她而死。

如今她被帶回了聯邦,等待她的是聯邦的審判。

不說別的,起碼這個時空再不會有人因為她,而失去生命了。

王永珠早就猜測到了這一切,看到這些資料,也不過一聲嘆息。就算齊樂再得到懲罰和審判又如何,因為她而死的那些人,也不能再活過來了。

對於聯邦的那一切,王永珠都不想再過問,至於以後,還有漫漫的幾十年,夠她去想清楚了做決定。

她收好資料,聯系上晨星,在她死之前,不用再聯系了,她的余生會真正的融入到這個時代,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正在王永珠感嘆的時候,外頭,宋見深跌跌撞撞的跑過來,一邊跑一邊嘴裏喊著娘,手裏還舉著一只風箏:“娘,娘,咱們去放紙鳶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