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歡迎(第2/3頁)

禁衛軍做這個也是熟慣了的,很快就調整好了隊形,也沒了來之前的急躁,倒是把聲勢都給擺了出來。

不過依著這個排場,自然是走不快的。

先前一百多裏路,也不過是一天半功夫,如今走了兩天,還沒走出五十裏路來。

邊防軍在後頭,百無聊賴,要是換做他們,早就將人送到赤城縣,拖了過年物資都打轉了。

誰知道如今還在路上吹風吃雪。

忍不住腹誹兩句,這京城的少爺兵就是磨嘰之類的閑話。

有那校尉鎮著,倒也勉強相安無事。

倒是秦博涵實在受不了了,雖然一路都是這個速度,可也不看看這什麽天氣,吃點苦,早點到赤城縣修整他不香嗎?擺個什麽排場?這寒冬臘月的,外頭人影子都沒一個,擺給誰看?

因此忍了兩日,實在忍不住了,催促著快些,勉強第三日終於趕到了赤城縣。

此刻已經是臘月二十三了,過小年,祭灶王爺了。

這一日,家家戶戶都要在灶王爺像前上供,還要給灶王爺的嘴上抹上蜜糖,祭祀完後,又要打掃屋子,又要剪窗花,寫春聯,熱鬧得不行。

所以秦博涵一行人還沒入城,城裏的百姓都聽說了消息,知道宋大人回來了,又已經聽說宋大人和京城來的大人們,已經跟草原達成了協議,來年開春就能跟草原那邊通商了。

這下不僅百姓高興,留在赤城縣等著消息的商人們,更是欣喜萬分。

一個個自發的買了無數的鞭炮,在城門口等著,見到被護送著的秦博涵一行人到了,遠遠的就點燃了鞭炮,氣氛一下子就熱烈起來。

等到一進城,更是滿眼都是紅色,沿街兩邊的商鋪都掛上紅綢,百姓們都在街邊自發的迎接一行人,不時還有調皮的孩童,在街道中間穿過來穿過去。

秦博涵和宋重錦一行人,都騎著馬,所到之處,沿途的百姓都叩拜在地,嘴裏喊著天佑大楚,皇帝聖明之類的話。

宋重錦眉毛一挑,聽這話就知道這裏面有王永珠的手筆,不然一般百姓哪裏知道這些?

倒是那些禁衛軍和談判團的大部分京城官員,都露出滿意之色來。

又有那熱情的百姓,用帕子包些煮熟的雞蛋,還有花生果子之類的丟過來。

若是夏天也就罷了,這天冷的,那雞蛋凍得跟石頭一般,砸到人身上,生疼生疼的。

還好這些官員穿得厚實,又是這樣的場面,就算疼也都忍了,嘴角還翹得高高的。

這一路慢慢行來,好不容易才走到縣衙門口。

簡師爺,還有縣尉和縣丞都帶著衙門的人,還有王永珠也帶著張婆子和護衛們,一起在縣衙門口等候著。

多日未見,宋重錦一眼就瞧見了人群中的王永珠,頓時眼睛都亮了。

可這種場合,兩人也只能交換一個眼神,宋重錦就要請秦博涵一行人進縣衙稍事休息。

而王永珠這邊,也不能閑著,這麽多人一下子都回到了赤城縣,尤其是那些禁衛軍,得安排好住處才行。

本來她十分頭疼,還是吳中寶建議,不如讓他們住到馬場去,那邊地方曠闊,讓禁衛軍住下,又離縣城有一段路,也預防他們擾民,倒是個極好的住處。

王永珠一聽,倒是個好地方,這赤城縣實在沒有這麽大的地方,能安頓下這麽多官兵。

安排在馬場,不擾民,也不會分開他們。

當下就讓人在馬場那邊整理安頓好了,讓人去跟禁衛軍的人交涉。

那禁衛軍倒是有些不情願,在馬場住,豈不是離秦大人太遠了?若是別人,他肯定要擺出架子來,讓赤城縣好生安排一下,哪裏管什麽擾民不擾民的?

妨礙了他們辦事的都一邊去。

可這來人是定國夫人身邊的人,別人不知道,他們在皇城根下混的,能不知道這位定國夫人的厲害?

互相瞧了瞧,到底忍了,不忍也沒法子不是?

只是小頭領到底還是提出來,秦大人身邊肯定還是要留些人手的。

這個自然是正理,有禁衛軍在,秦博涵的安全自然是他們負責。

這些王永珠早就考慮了,單獨給秦博涵就安排了一個離縣衙最近的小院子,至於這院子裏,他們禁衛軍要安排多少人,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還有邊防駐軍這邊,宋重錦和王永珠本就有默契,之前宋重錦讓人傳出消息來。

王永珠這邊早就準備好了。

先騰出因為過年休市的交易市場,讓邊防駐軍暫時有個歇腳的地方,大鍋的姜湯早就沸騰了。

這熱騰騰的姜湯喝下去,寒氣就被逼了出來。

然後就是熱飯菜,二和面拳頭大的饃饃端上來,就著熱飯菜,邊防駐軍飽餐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