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多年來的恩怨

也是本朝初建的時候,白雲書院的院長和白雲書院出生的文臣,也不知道是不是多年來的白雲書院的地位,讓他們昏了頭,不僅在朝廷頒布招安,廣納天下名士的時候一個個都拿喬拒絕不說。

還揚言,除非朝廷三顧茅廬,封白雲書院為天下第一書院,否則書院的學子們,都拒絕入朝為官。

然後……

就沒有然後呢。

朝廷又不是他白雲書院開的,天下的習得一身文武藝,要賣與帝王家的人多了去了。

一個白雲書院算什麽?

更別提這個時候,當時長青書院的院長十分有眼光,在白雲書院狠狠掃了朝廷的面子的時候,跳了出來,主動臣服朝廷,並獻上幾條良計,還有若幹長青書院珍藏多年的藏書於朝廷。

兩相對比,朝廷自然選擇了長青書院。

又納了長青書院的良計,將除了白雲書院外的才子們盡數歸於朝廷。

別處的學子,被白雲書院的學子壓了這麽多年,終於有了機會可以翻身,誰特麽的在乎是前朝還是當今?

別說什麽書生氣節了!這前朝自己作死,折騰得民不聊生,當今得了天下後,這大家才有安穩日子過,誰不想過安穩日子?

再說了,讀書一輩子,為了啥?別說那些虛的,誰不是為了科舉考試,入朝為官,光宗耀祖?

如今有這麽好的機會,不抓住那是傻子。

更別說了,當今朝廷還算禮賢下士,對讀書人也都挺尊重的,只要不是白雲書院那些腦子壞掉了的學子,都十分開心的跟著當今朝廷混了。

白雲書院的人還拿著架子,等著朝廷三顧茅廬沒等著,卻等來了朝廷已經廣令天下,說什麽不拘一格降人才。

等白雲書院的人反應過來,朝廷是不可能答應他們的條件的時候,已經遲了。

好位置都被別人占了不說,朝廷對白雲書院的印象那是相當不好。

若不是剛坐穩天下,要表現出朝廷的泱泱大度,也是要好好安撫讀書人,依著當時聖人的脾氣,只怕抄了書院的心都有。

白雲書院失了聖心,那學子們的身份一下子就尷尬起來。

而跟白雲書院走下坡路相比,長青書院蒸蒸日上,頗得朝廷青眼。

此消彼長,白雲書院漸漸失去往日風光,跌落成二流的書院。

而長青書院至此就一躍為一流書院。

為此,白雲書院再不敢抱怨朝廷,倒是將這些帳算在了長青書院的頭上,覺得都是長青書院小人行徑,奪去了朝廷的聖恩。

尤其是後來,長青書院常年穩壓白雲書院一頭,如今世人皆知長青,哪裏還記得幾十年來的白雲?

長青書院這邊,反正得了實惠好處,所以對白雲書院格外的容忍些,處處低調謙遜,看在白雲書院眼裏就覺得長青書院這是心虛。

在外人眼裏,卻是長青書院好氣度。

這麽多年來,白雲和長青之間,表面還好,暗中卻不知道過了多少招了。

不過到底大家還講究個書生意氣,就算過招,也都是堂堂正正的文鬥,就算輸了,也是技不如人,沒什麽可說道的。

可今年,這白雲書院竟然要來陰的,就值得讓人深思了。

王永珠和宋重錦聽完了這白雲書院和長青書院多年來的恩怨,面面相覷,感情這還是世仇啊!

不過王永珠對顧子楷的家世越發有了個清楚的認識。

這些消息,一般的讀書人從哪裏得知去?可顧子楷卻如數家珍,說不得好些事情,恐怕連書院的夫子都不清楚。

顧子楷卻渾然不當回事,就這麽清清楚楚的說出來,這裏面的人情。

王永珠和宋重錦心領了。

說完兩家書院的恩怨,顧子楷停頓了一下,到底還是沒忍住:“王家娘子,這白雲書院,雖然當初得罪了朝廷,可到底底蘊還在,這些年來又努力低調朝著朝廷靠攏,如今也不容小覷。若是無十足的把握,還是暫且先忍耐!”

“這次龍舟賽,有我跟宋兄在,咱們在龍舟賽上堂堂正正的贏他們,當眾打臉,讓他們白雲書院知道長青書院的實力!”

這是怕王永珠動手。

王永珠當然沒那麽傻,這個時候在荊縣對白雲書院動手,不管成與不成,長青書院都難逃關系。

真要教訓他們,等他們離開了荊縣,多少收拾不得。

不過顧子楷這份心意,還是領了。

幾人又說了幾句話,晚飯就好了。

張婆子親自烙了白面餅,炒了幾樣小菜,又切了蘿蔔、青瓜絲。再配上水靈靈的野菜和好幾樣菌菇醬,有辣的,有放了肉末的……

擺了兩大桌子。

因李婆子也在這邊幫忙,幹脆也就將狼毫和他男人都喊過來一起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