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二章 六年前

宋重錦聽了這話,忍不住眼神看過來。

王永珠理直氣壯的回看過去,咋滴?就是這麽小心眼,就是這麽記仇!就是這麽的不善良不得討人處且饒人!

宋重錦搖搖頭,眼底掠過一抹笑意,就連嘴角都翹了起來。

王永珠還從來沒看到宋重錦笑過,這突然看到,哎呦,果然這人長得好看,黑著臉那叫酷,這一笑,那就是春風吹皺一池春水啊……

捂著小心臟,王永珠終於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惡意!

到了下午,陸管事果然就到了客院,跟著他後面的,是一個面容普通的夥計。

雙方寒暄了幾句,陸管事也就不客氣的開門見山表達了對王家遭受此劫的同情。

王永珠表示接受,也很坦蕩蕩的表示,自己想請天風鏢局做一件事。

陸管事點頭,沖跟在他身後的那個夥計點點頭。

那夥計上前行了個禮,口齒清楚的將王永安這幾年來到縣城的活動交友什麽的一一到來。

王永安是在七年前到縣城的,最開始是他想到長青學院求學,不知為何沒通過學院的考核,然後退而求其次的在白雲書院裏求學。

後來經由同窗介紹書院附近的一個小私塾裏當夫子,因為長相俊秀,為人都言他溫和有禮,加上他年少就中了秀才,頗得很多人贊許。

這些年卻未曾有寸進,有人問起,也含糊隱約的表示,家中不樂意供他讀書,他能有今天,一起都是靠娘子變賣嫁妝和嶽父嶽母支持。

只不過他身為男兒,也不能老依靠娘子家,所以考中秀才後,就在鄉下給人抄書,和在鄉下給幼兒啟蒙開館賺取些生活費供家庭開銷。

如今能來荊縣求學,也是因為家中如今寬裕了些,娘子極力支持才來的。

有人同情他少年就考中秀才,卻因為家中條件所限制,蹉跎了這些年。

又有那熱心的同窗,還有十分看好的他的夫子舉薦,讓他就在書院裏謀了一個坐館夫子的位置,專門給那些小童生們講課。

王永安也頗知恩圖報,一安頓好,就將家裏的娘子,閨女,還有兩個據說賣掉自己鋪子也要支持他求學的嶽父母接到了縣城。

王永安本來書院給他分配了兩間屋子,可這家裏人都來了,也就住不下了。

還是那嶽父母掏出棺材本來,給在書院旁買了一個小院子,才一家子安頓了下來。

據那鄰居和同窗說,在今日之前,大家眼裏的王永安平日為人處世十分和氣,待人有禮,王永安的娘子姓錢,錢氏雖然不是什麽美人,可也溫柔和順,十分賢良,唯一的可惜之處,就是錢氏和王永安成親這麽多年,只有一個女兒。

可王永安也從來不嫌棄,反而一直對錢氏溫柔細心體貼,拿了束脩銀子,經常給錢氏買首飾脂粉,說是錢氏跟著他受苦了,如今要彌補。

很是羨煞了周圍的一幹人。

王永安此人頗會鉆營,又放得下身段,二年前的一次詩會上,頗得一位高姓官員的青眼。

這高姓官員,也是荊縣人,老家在下面一個鎮上,當年也是白雲書院的學子,後來高中,因為娶了一個好妻子,據說是京城某位大人的侄女,然後謀了一個富裕縣的縣令的職位。

這次回鄉,是因為母喪要守孝三年。

據說王永安和這位高縣令下面的一個心腹師爺來往十分密切,前些日子,終於高縣令開口,聘請王永安為幕友。

王永安得此消息後,向高縣令借了一名家裏養的大夫回了趟鄉下,然後回來後,就賣掉房子,還轉讓了老家的一些田地給了一個同鄉。

前日,就跟著那高縣令,上船南下了。

至於那地契轉讓,聽說是拿著王家的分家書,上面有王家當家王老柱的手印,寫清楚了,將名下的二畝水田和十畝旱地都分給王永安。

至於剩下的六畝水田,在官府存档上記錄的,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轉到了王永安的名下。

王永安借著高縣令的關系,跟衙門的也熟,先將這二畝水田和十畝旱地都轉到了王永安的名下,然後又從王永安的名下轉賣給了另外一個同鄉。

手續合理合法,就算是王老柱親自來,也說不出個不字來,因為那手印比對過,和以前王家契書上王老柱的手印是相吻合的。

王永珠楞了一下,問官府存档上是幾年前,家裏的田地就轉到王永安名下的?

那夥計記性好,加上辦這個事情的,就是一個會來事,這些細枝末節也沒放過,都記在心裏,一被問起,就很快回憶起來,說是六年前。

王永珠回想了一下,好像曾經記憶中有一次張婆子提過,說是官府曾經普查過一次田地,當時事情是王永安辦的,他好歹是個秀才,辦這個事情有面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