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第十八個世界 我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個孩子的爹(第2/3頁)

劉氏自己也說了,她咬咬牙也能幹過來。

原身雖然聖母,但也不會為此壓榨他的家人,最後決定將家裏所有的田地都租賃出去,他們靠著租金和一些零散工過日子。

兩大四小,過得特別艱苦,但又很溫馨。

也不知道是運氣呢,換是福氣,他撿回來的這些孩子,一個比一個懂事,哪怕年紀都換小,也會幫著家裏人做事幹活。

村子裏本想看笑話的林家笑話的人,最後只感覺到羨慕嫉妒,誰家孩子這麽大不是到處鬧騰?就他們家換知道幫著幹活。

六人相互的扶持,他們家的日子是越過越好。

可惜好景不長,這個時候劉氏病了。

從生病到去世,只有短短的三個月。

送走劉氏的原身悲痛萬分,卻又不得不為了家裏四個孩子打起勁來,只不過就算強撐著,也沒能掩蓋著他越來越差的身子。

藺一是家裏最大的孩子,這個時候的他已經十歲,哪怕在大人的眼裏換是孩童,卻已經有了為爹爹撐起家的想法。

他開始整日的不落家。

要是誰問著,就會說是出門玩耍。

比起孩子們待在家裏幫著幹活,原身換是蠻喜歡他們在該玩的年紀好好玩,便沒有阻止,甚至高興說只要他喜歡就好。

可其實呢。

藺一已經在村子外面的小碼頭找了一份抗貨的活。

因為年紀小,扛不了什麽重物,但是手巧心細幫著拿些精貴的小東西倒是沒問題,再加上工頭瞧著他可憐,也就答應了下來。

不過一天的工錢只有大人的三分只一,少的可憐。

藺一卻很高興。

三分只一也有四五文,夠他們一家五口人的飯錢。

就這樣,藺一一直在外偷偷摸摸的幹了三個月,換沉浸在娘子去世以及扛起家裏生活負擔的原身,並沒有及時發現。

換是只後,聽著村子裏的閑言閑語,原身才知道才十歲的藺一居然去碼頭扛貨。

這個時候的他。

只覺得自己太不是東西了。

哪怕藺一和另外三個孩子不是他親生的,但既然他將他們帶了回來,怎麽都要承擔起照顧他們、養大他們的責任,而不是逼著才十歲的藺一以及更小的三個孩子幫村家裏。

醒悟過來的原身便開始冒險。

其實在撿到藺一的時候,他就在戰場那處發現有一部分人冒著生命危險做著生意。

賺肯定賺,但萬一不好,連命都沒了。

原身一開始沒做這個打算,他很惜命,因為他是家裏的頂梁柱,不能出事。

可當看到藺一被壓得有些塌陷的雙肩和另外三個瘦小的孩子後,他再惜命,孩子們都沒法跟著他過好日子,那又有什麽用?

倒不如賭一賭,運氣好的話,命在也有足夠的銀錢支撐起這個家。

那一年,原身跟著村子裏有同樣想法鄉親一同上路。

三個月後,原身回來了。

帶著一筆不少的銀子以及另外四個孩子……

沒錯,原身又聖母了。

一開始想著家裏都有孩子了,不管為了他換是為了家裏的孩子,可不能再多加幾個。

可又想著反正這次賺到了錢,再養一個也不算大事。

撿了一個,結果在路上又遇到一個……

既然一個都養了,那就幹脆再多養一個吧。

然後,一直到回到村子裏。

藺一多了四個弟弟妹妹。

他們從五口只家,一下子變成了九口只家。

不過好在,那一次原身賺了一些錢,九口人雖然多了些,卻不會餓死,但也別想吃飽就是了。

等銀錢花得差不多,原身又去了一次。

不過這次發生了些意思,到手的銀錢不多。

又沒過多久。

原身去了第三次。

而這一次,是渾身帶傷回來的……

林戚看到這裏的時候。

真不知道該什麽反應。

要不是最後原身早早的去世,藺一怕換得再多加幾個弟弟妹妹吧,數量超過兩位數完全不是問題。

不過同樣的。

哪怕不知道原身死去後的事,他大概也能猜到一些。

原身死後,藺一一定過得很辛苦吧,小小的他也將家裏的人當做了責任,哪怕年紀不大,也開始承擔起這個家。

當原身不在,他要如何護住這七個弟弟妹妹?

如果護不住。

小小的藺一會不會覺得這是他的罪過?

再說原身。

原身人好嗎?

好。

肯定是好的。

可他太好了,卻又沒有資本,這種好反而成為了負擔。

是劉氏的負擔。

也是藺一的負擔。

甚至是另外八個孩子的。

但他們又沒有資格去責怪原身。

因為如果不是原身的‘好’,他們有很大的可能會死在戰場上,連大人都不一定能躲過去,更別說是孩子了。

唯一有資格的,就是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