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3頁)

烏嬪是很信命的一個女人,她當初入宮也是因為別人說她有大造化,不然她也不會這麽拼命。太子的一系列變化她看在眼裏,一切都是從跟太子妃熟悉起來之後才變好的,這讓她想要不多想都難。

她不是沒想過針對太子妃,可如今她娘家並沒有多少可用的人,別的包衣世家會幫著她爭寵,給她傳遞消息,很少有人願意為她去對付太子妃。僅有的幾個願意出手的,人還沒到太子妃身邊,自己就先莫名其妙倒了黴,連帶著他們的家族都跟著遭殃。

她知道這事兒肯定是太子妃做的,可就連皇上都查不出個所以然來,這讓她對太子妃生出了一種恐懼。不能直接出手對付太子妃、兒子又對太子妃念念不忘,這讓烏嬪對太子妃的感情十分復雜,因此才會不時的找存在感。

太子妃不是在太皇太後跟前有面子嗎,連帶著太皇太後對太子都很好。那她就把小六擡出來,讓太皇太後知道小六的能耐,時間長了,太皇太後肯定會對小六改觀。只要讓太皇太後記住小六的好,他日太皇太後未必不會在皇上面前給小六美言。

烏嬪想的很好,可惜她算漏了太皇太後對蒙古的感情,也看不透皇上的心思。就算她如今是大清的太皇太後又如何,她出身科爾沁,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蒙古。本身她就對六阿哥不滿,如今烏嬪依再提起六阿哥,可不就撞在槍口上。

“烏嬪,你好大的膽子,後宮不得幹政,那是先帝立的規矩,你卻把六阿哥在朝堂上的事情當做你爭寵的籌碼,一再顯擺,當真是不把先帝放在眼裏。來人,傳哀家懿旨,烏嬪目中無人、妄圖幹政,看在她為皇家生兒育女的份上,降為答應,永不得晉級。”

她本來是想把人降為庶妃的,一轉頭就看到太後身邊的九丫頭,那丫頭一臉祈求,她這才改了口。

九丫頭是個好的,可不能讓她被烏雅氏帶壞了,她轉頭看向屋裏的妃嬪,在看到端嬪的時候眼前一亮,“等皇上回來,哀家會跟皇上說說,九公主日後就記在端嬪名下。”端嬪名下還有一個小公主也是烏雅氏生的,那小丫頭被教導的很好,兩個公主在一起也是個伴兒。

烏雅氏不敢相信的看著太皇太後,她不明白自己不過是想要替六阿哥說幾句好話怎麽到了太和皇太後這裏就成了幹政呢?她試圖辯解,“太皇太後,嬪妾沒有,求太皇太後明鑒,嬪妾、嬪妾只是,只是”想要幫六阿哥說幾句好話啊。

最後這句話她還沒說出口就被太皇太後讓人堵了嘴拖了出去。

被烏嬪一攪合太皇太後的性質有些不高,妃嬪們也不久坐,趕緊起身告辭。就連石榴也被太皇太後給趕了出去,屋裏只留下太後和蘇嘛兩個人。

看著惶恐不安的九公主,接收到端嬪求救的眼神,石榴嘆息一聲,“你先別著急,許是烏雅答應之前做了什麽惹的太皇太後厭棄,等太皇太後消氣了,我去幫你打聽。”

九公主欲言又止,她無視了端嬪討好的笑容,把石榴拉到一邊,“二嫂,你說我是不是一個壞女孩。其實額娘她有今日我並不覺得很驚訝,甚至,甚至心裏還慶幸太皇太後要讓我改玉碟。你不知道很多時候我都很羨慕其他的兄弟姐妹,”羨慕他們能夠直接無視烏雅氏。

可此時當這件她盼望已久的事情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她又覺得這樣的自己好自私,不是個好姑娘。

伸手把人摟在懷裏,當了額娘她總是有些心軟,就比如現在,看到九公主她很難放下心來不管。

“真是個傻孩子,你從小就被抱到太後宮裏,與烏雅氏沒有相處,不親近也正常。她雖生了你,你自己心裏也清楚她對你是什麽態度。再說這件事也不是你自己能決定的,你若是真的過意不去,到時候也可以去看看她。只是有一點我要提醒你。”

石榴面色嚴肅,九公主也跟著端正起來,“倘若汗阿瑪真的下旨給你改玉碟,我希望你不管做什麽都要先考慮一下端嬪的感受。我聽說端嬪脾氣溫和,你看看小十二被她教養的就很好,我們小九這麽乖,她會喜歡你的。”

石榴並不覺得這是個需要糾結的問題,就算改了玉碟,也不能改變九公主在慈寧宮的事實。對九公主來說不過是請安的地點變了,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的差別。端嬪是個聰明人,就算是做給太後看,也不會虧待了她。

她也並不覺得九公主拋開烏雅氏冷血,烏雅氏怎麽對九公主的,她也有所耳聞,那樣子的女人,在她看來就不配當一個母親。

要她說像烏雅氏這樣不知道珍惜兒女的,這些孩子全都改了玉碟才好呢。

安慰完九公主,石榴在慈寧宮前面的花園子看到等在那裏的大福晉。她快走幾步迎上去,“大嫂可是特意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