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2/3頁)

石榴以為康熙會防備太子偷看他們往來的書信,即使是他並沒有。康熙是知道太子跟石榴有書信往來的,他不但沒有阻止,反而樂見其成。

石文炳這個人聰明有本事,他倒是希望胤礽能跟對方多來往。只是康熙沒想到石文炳並沒有跟胤礽往來,他的女兒率先給了自己驚喜。

康熙重視農業,暢春園他和太子的住處周圍全都被種植上莊家。胤礽兩三歲起就被他帶著親手種植農作物,一方面是讓他體驗農民的辛苦日後好為百姓謀求福利;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胤礽能成為一個節儉珍惜糧食的人。

滿後宮的女人都知道他會親自下地幹活,可沒有一個人願意陪著他一起。皇貴妃倒是說過願意陪著他吃苦,結果幹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活就受不了,不了了之。

他是真沒想到石文炳的女兒居然會想著研究提高糧食產量的東西。

難不成,這是石文炳想要給女兒增加籌碼,故意透露給太子的?

康熙忍不住開始懷疑。

隨後他搖頭,石文炳那人耿直,不像是會耍這種手段的人。

“保成,走,去慈寧宮。”

假如信上說的是真的?康熙坐不住了。

進了慈寧宮正殿,康熙第一句話就是,“老祖宗,孫兒打算下江南。”之後才說起石榴弄出來增產的事情。“現在去,到杭州差不多就是收割的時候,孫兒想親自去看看。”

別人說的再好,都不如自己去看看,正好他本就打算今年南巡,把地點定在杭州也合適。

有關社稷的事情,太皇太後從來不反對。她看向皇上身邊的太子,“帶上保成,哀家看這倆孩子都是好的。”姝瑗這種好事都知道想著太子,增加太子的籌碼;而太子不居功,要知道這事如果真成了太子在民間的威望會如何。

為民著想的儲君自然會受到百姓的擁護,到時候保成的太子之位會更加穩固,其他人更難以撼動。

“朕本來就打算帶著保成一起,皇瑪姆要不要也跟著一起?江南的風景好,您跟皇額娘都去散散心。”

太皇太後這次生病把他嚇得不輕,他生怕太皇太後就這樣去了。如今太皇太後身體大好,他也想對方多出去走走看看。

“皇上看著安排吧,哀家也很久沒見姝瑗了,還真有點想念。”

康熙沉思一會兒,拍板,“那就大選之後去,朕回去就把殿選提上日程。”如今大選已經進入最後一個階段,秀女們紛紛住進儲繡宮正在接受宮規教育。本來她們應該在宮裏住一段時間,好讓各妃嬪觀察觀察品行,皇上要南巡,這事兒也就只能提前。

若是以前把這事兒交給皇貴妃就成,最近皇貴妃做的事情讓他有些煩躁,交給她,康熙不放心。

這屆他不打算給大阿哥找福晉,只有幾個宗室需要賜婚,匆忙些也沒什麽。

“哀家記得這屆有石家的姑娘吧?皇帝有什麽章程?”如果是以前太皇太後也不會問這句話,如今她對石榴的感官很好,連帶著對石家其他人都不錯。

她和康熙都明白,若提高農作物產量的事兒是真的,他們勢必要獎勵石榴。同樣這麽做雖說不地道,收攏民心的事兒,康熙也不會給石榴。這個功勞不是按在他自己身上,就是推在太子頭上。

那麽對石家更要安撫。

指婚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康熙是太皇太後一手教導出來的,兩人的想法一致。他沉思片刻,“本來朕打算把赫舍裏家的指婚給隆科多,烏雅氏指婚給阿靈阿的,後來隆科多又看中烏雅氏,朕想著不如把赫舍裏氏指婚給阿靈阿。”

說到這他臉上的尷尬一閃而過,那時候他對烏雅貴人的觀感不錯,想著她的妹妹不如給個恩典。鈕祜祿家先後跟赫舍裏氏、佟佳氏聯姻,他也算對得起孝昭皇後了。阿靈阿就選個出身低的,也免得他總是跟法喀爭來爭去。

現在隆科多‘搶’了阿靈阿的福晉,他總要對阿靈阿補償,赫舍裏氏的出身可比瑪顏珠好多了。

至於石氏?

他想了想,“朕記得尹德與阿靈阿同年,不如就讓她也嫁入果毅公府,聽說她跟赫舍裏氏的格格還是好友,日後做妯娌也是一樁美談。皇瑪姆您覺得如何?”

尹德雖然是庶出,論本事可不是阿靈阿能比的,他本來就有重用的意思,若石家的格格嫁了尹德,日後鈕祜祿一族也能為太子效力。

太皇太後張張嘴,“石家是伯爵,爾珍又是和碩格格的親生女兒,若單獨嫁給尹德到能說得過去。赫舍裏家的那個,哀家沒記錯的話只是個三等子吧?”阿靈阿是嫡子娶了三等子的女兒,尹德卻是和碩額駙的女兒,怎麽看都有點別扭。

“那老祖宗的意思?”他還真沒往這方面想,主要是他覺得比起阿靈阿,尹德更出色,一時間就忘記他是庶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