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幕後黑手(第4/6頁)

睡了一覺,精神好了不少,胤礽收拾妥當就準備出去。

屋裏燒著上好的銀霜碳,與外面形成鮮明的對比。他扯了扯大氅,邊走邊囑咐:“也不知道石家的炭火夠不夠燒,一會兒你去內務府說一聲,把孤的份例勻三成出來送到石家,給石家的格格。”

他記得這丫頭怕冷,做馬車的時候手裏都要捧著暖爐。作為皇太子,他的冰炭份例一直都是比照著皇帝的,一個人可勁兒燒還有剩余。勻出去三成湊合湊合也能度過冬天,就算最後份例不夠,他還能去跟汗阿瑪擠,完全不用擔心會凍著。

經過這次的事情,他跟汗阿瑪這半年的隔閡差不多消散個幹凈,說真的他都有些想念以前住乾清宮的樣子。

胤礽到乾清宮的時候,不止石文炳在,郎統領也在,相比石文炳,郎統領要狼狽的多,身上掛了彩。

“給殿下請安。”

“郎統領,那些侍衛如何?”

“多謝殿下惦記著奴才等,石大人去的及時,除了三位不幸喪生,其他人只有七位傷勢過重,剩下的都跟奴才一樣,輕傷。”

郎統領等人嚴格按照胤礽說的,計算著時間出的法源寺。出發之前他們心裏都有數,路上一直防備著,等看到那群難民更是如此。

也正是因為他們有了防備,哪怕對方人數多於他們,也讓他們有了反抗的資本。

郎統領和幾個伸手好的兄弟護著‘假太子’逃跑,順便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他們且戰且走,等石文炳帶人到的時候他們一群人足足走了好幾裏路。將近兩個時辰的時間,愣是沒讓對方發現他們身邊的太子是假的。

“你們做的不錯,犧牲的將士好好安葬,他們的家眷也要彌補,還有受傷的將士,一會兒也讓太醫去瞧瞧。”康熙對著身邊的梁九功說道。梁九功點頭表示記下了。

“汗阿瑪,兒臣也出一份銀子給那些將士。郎統領你回頭把那幾個犧牲的將士家眷報到毓慶宮,日後他們的兒子讀書習武,毓慶宮給他出銀子,直到他成年為止。女兒成年出嫁,孤也給備上一份嫁妝。”

這話說的不止康熙連連點頭,就是石文炳和郎統領心裏都熱乎乎的。都是上過戰場當過將士的人,他們最怕的就是上封看不到自己的付出。不管最後這份承諾能不能兌現,至少現在他們內心是感動的,這樣的儲君才值得他們追隨。

“行了,郎統領你們也都辛苦了,都回去好好養傷,朕和太子不會忘記你們的付出。石文炳,你先辛苦幾天,爭取在大年三十之前把幕後主使給朕問出來。”石文炳的才華他心裏有數,可以說是石家迄今為止最出色的人才了。在軍事上他很有一套,尤其是審訊犯人,再棘手的人到了他手上都不是事兒。

“喳。”涉及太子,石文炳也顧不得休假期間還被安排工作了。太子不但是未來的儲君,還很有可能是他未來女婿,他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今天若是沒有他女兒湊巧回來,幫著太子想法子脫身。這群護衛就算是再多一倍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也是玩完。

儲君亡故,那是能動搖大清根本的事情。

他不得不慎重。

這群人個頂個的全是硬骨頭,不然也不會有膽子去刺殺太子。石文炳早出晚歸,一天大半的時間都泡在審訊上,總算在年三十的前一天撬開了一些人的嘴巴。

招認的這幾個知道的事情並不多,只能算是外圍成員,不過對石文炳來說也足夠了。

“皇上,奴才幸不辱命,他們應該是前朝朱三太子一夥的。”

所謂的朱三太子,其實就是一些人不滿滿洲統治,以擁立前朝皇族後裔的名義實施的反清復明案件。

而朱三太子也並非是單純指明朝的三皇子,他只是一個代稱,只是這個皇子被拿出來的時候最多。所有類似的反清復明案件才會被稱為‘朱三太子案’。

康熙十二年楊隆起就曾經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在京城搞事情。這個楊隆起也是個人物,在京城惹事,直到二十年才在陜西捕殺。

他沒想到不過三四年的時間,居然又有人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作妖。

康熙也沒想到會如此,他自認算是個好皇帝,對漢人和滿人一視同仁,對百姓也發布了很多有利的政策。如今大清太平盛世,為何還會有人挑出來反對滿人的統治。難不成他們的‘朱三太子’能比自己這個皇帝更優秀?

涉及到‘反清復明’,康熙難得沉默了。

良久,他才說道:“那他們是怎麽得知太子出宮消息的?”

說起這個,石文炳的臉色也不太好。他欲言又止。

康熙見狀道:“愛卿直說無妨。”

“這事還要從半年前說起。”

半年前,差不多是六阿哥正得寵,太子失寵的時候。毓慶宮有個奴才當值期間私自離開崗位被太子抓了個正著,太子本就心情不好,碰見這事兒自然更加生氣,就甩了那奴才幾鞭子。隨後又讓人把他送去慎行司,順便讓慎行司查查他到底有什麽事兒非要這時候做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