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雙飛西園草(一)(第2/3頁)

阿松坐在皇後殿上。

桓尹的皇後生得雍容端莊,但似乎是個心事很重的人,見到遠道而來的元氏女眷們,並沒有多好奇,只淡淡招呼一聲,便不開口了。寂靜無聲的殿上,唯有宮婢來回走動的窸窣輕響。愣了半晌,她才打起精神,隨口問了愗華幾句年紀、喜好等,有意無意地,她沒有搭理過阿松。

皇後是世家出身,大抵看不起她這樣的。也或許是因為皇帝親口點了華濃夫人,觸怒了皇後……阿松心知肚明,她管住了自己的眼睛,只專心致志地盯著墻角的玉漏。

滴答的聲音喚醒了沉思中的皇後,她將指尖的冬棗放回玉盤,有些厭倦地問宮婢:“去看看壽陽公是不是準備出宮了。”

這是趕客了——阿松適時站起身。壽陽公是自縛進宮請罪的,她也沒有濃妝艷飾,只穿著布衣,烏黑的頭發襯著一張潔白秀美的臉頰。至此才擡起眼來,是一雙波光瀲灩的,脈脈含情的眼睛。

只瞥這一眼,皇後更討厭她了。

“殿下累了,妾先告退。”阿松微笑道。

皇後頷首,嘴角扯了扯,“慢走。”

“陛下駕到。”阿松等人剛離去,皇帝便迫不及待地趕了來。

見只有皇後在,他一怔,目光不禁四處逡巡了一下。

“陛下在找什麽?”皇後佯作不知。

“沒什麽。”皇帝怕露了行跡,只能訕訕一笑,在皇後身側坐了——一眼瞧見還沒來得及撤走的茶器,他意識到元氏的女眷們剛走,頓時後悔不叠。把元脩在殿上惺惺作態的樣子當笑話似的講給皇後,他斟酌著言辭,試探地問:“他那些女眷們,是不是也那樣狡猾?”

皇後笑道:“女眷有好些,不知道陛下說的是哪一位?”

皇帝也一笑,往椅背上一靠,隨手拈了枚冬棗吃了,說:“聽說元脩廢後生的女兒及笄了,長得怎麽樣?”

皇後有些意外,說:“沒仔細看,大致還不錯,”睨了皇帝一眼,她意有所指地強調一句,“陛下,她可是元脩的女兒。”

“我想把她嫁給樊登的兒子,”皇帝笑著搖頭,“你當我想幹什麽?”

皇後松口氣,不禁臉上也帶了點笑,“年齡、相貌倒也匹配。”皇帝吃完了冬棗,揩了揩手,掌心在皇後肩頭有一下沒一下地摩挲著,皇後被他這柔情的動作卻惹得一陣委屈,推開皇帝,嗔道:“人都走了,你幹瞪眼也沒用,走吧。”

皇帝假裝沒聽懂她的揶揄,在案上輕輕一拍,算是拿定了主意,“和元氏的婚事,就這麽定了,我回頭就跟樊登說一聲。你也跟元氏透個口風,叫她來謝恩。”

皇後起身,送皇帝出殿,“陛下放心。”

這種事交給她,皇帝放心的,皇後從來都是個深明大義的人。但皇帝今天心裏莫名地不痛快,他停下腳步,回頭看著皇後。他三十多了,依舊英氣勃勃,目蘊精光,不是個好糊弄的性子。皇後心裏發緊,纖秀的眉頭不覺蹙了起來。

“讓檀氏也一塊來謝恩。”皇帝溫柔地在皇後眉心撫了撫,語氣裏有幾分不容置疑的蠻橫,“下次別急著把她弄走,嗯?”

皇後靜靜地看著他。知道他不快,她把那些幽怨、憤懣的情緒悄悄藏起來,對他躬了躬身,俯首帖耳地說:“是。”

皇帝這才滿意地離開。皇後回到殿中,一掌掀翻了盤子,紅玉般的冬棗滾了滿地。

回到壽陽公府,皇帝的賞賜也隨後而至。他對元脩頗為慷慨,賞了美人數名,金玉無數,賜婚的旨意透露出來後,愗華嚇得花容失色——她雖然膽小,卻也對樊登攻破建康一事刻骨銘心,哪肯去嫁他兒子,慌忙到了元脩面前哭哭啼啼地哀求他。

元脩屏退左右,勸了幾句,愗華只是不聽,元脩冷笑道:“正是因為建康淪喪在樊登手上,他才要把你嫁去樊家,好籠絡江南民心,否則要你來洛陽做什麽?嘿嘿——莫說你只是我的女兒,就算他要我的女人,難道我敢不乖乖奉上?”擔心傳入桓尹口中,他也不敢多說,只呵斥了愗華幾句不知好歹,便將她趕走了。

自建康來一路,元脩便沒有再看過阿松一眼,自此,他更是不肯和阿松共處一室了,當夜便召了桓尹所賜的美人來,在堂上縱情聲色,飲酒作樂。

阿松從建康城破時,就整天生活在愁雲慘霧中,聽到堂上鶯聲燕語,彈絲品竹,她總算活過來了!伏在窗邊探出半個身子,她興致勃勃地張望著堂上彩衣翩翩的倩影。

洛陽的女人,發髻梳得高,又厚又密的烏發如雲般堆在發頂,簪著步搖、花鈿、釵子,各式絹花,真是南金翠翼,明珠星列。論奢華繁盛,尤以宮裏的女人為勝。皇後的神態姿勢、衣飾發髻在腦子裏縈繞許久,阿松噗一聲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