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玫瑰與刃(第2/3頁)

在這種情況下,不難理解為何大臣們開始明裏暗裏地委婉請求女王,盡快地擁有一位本國的——最好出身高貴、血統純潔,實在不行只要是本國人就可以接受——情人了。比起一個外國人贏得女王的愛情,他們寧願捏著鼻子接受一個平民小子獲得女王的芳心。

微妙而又好笑的是,據女王所知,魯特帝國那邊奧爾西斯的情況也沒有什麽差別。

魯特帝國的大臣比羅蘭官員們更急於請求皇帝陛下趕緊選出幾位“王室夫人”。

“您呢,您怎麽看?”

阿黛爾靠在柔軟的背墊上,帶著幾分調笑地對凱麗夫人說道。

“您總不會是來替他們當說客的吧?”

“當然不,”凱麗夫人替女王輕柔地按壓著她的額頭,緩解她的疲勞,“我只是希望您能夠得到這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東西,比起您總是孤身一身總是面臨四面的指責和仇視,我自然更喜歡您能夠得到更多的愛。我希望您能夠快樂一些,自由一些。如果您也想要得到某物的話,您不必總顧忌著太多東西。”

凱麗夫人的話是發自內心的,但同時也帶著一種特殊的冷酷意味在裏面。

凱麗夫人是溫柔的,但她的所有溫柔與慈愛都交付給了女王,世俗的道德和準則在她身上便難以紮根了。在她看來,如果愛情真的能夠使女王高興些的話,又或者女王覺得這件事具有趣味,她決計不會阻攔,甚至會設法使它變得更順利些。但若女王不喜歡了,她便不會猶豫於將它鏟除幹凈,至於其中的另一方所失所得,絕不會在凱麗夫人的衡量之中。

人們要求君主是要求她慎言慎行,要求她權衡利弊以帝國為使命。

而母親對待孩子,則是給予孩子想要的一切,讓她自由快樂。

阿黛爾笑了笑,十指交叉,屈起的關節顯得格外精致。

“愛情,它若不足夠美麗,從古至今的人們又為何會不惜尋覓所有浪漫的字眼來形容它,或比如太陽,或比作月光,或比作玫瑰……總之都是美麗而誘人的事物。我不會否認愛情的力量,血肉之軀的凡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需要另外一個靈魂來與自己一起對抗孤獨。但它的美麗對於另一些身份的人來說,卻是會使他們朽毀的。對君王來說便是如此。”

“君王本身代表的,便是一視同仁的公正,這種公正本身便要求著君主不能有所偏頗。而愛情本身便是尋求特殊的,便縱使是其本身不摻雜現實,但戴王冠的人目光所投本身就足以左右政治。對於君王們來說,愛情的苦澀與毒素可要比它的甜美來得多得多。又或者,將愛情作為平衡棋盤的力量,而這時候它就已經絕非愛情了,而是借了‘愛情’名殼的武器。”

女王的面龐在爐火映照下,暈著一層令人畏懼的薄光,像籠著聖紗的天使於高遠的天空靜默地看著人在泥沼中下沉。

“雖然我厭惡教廷,也不信奉教義,但有一點我認為他們說得沒錯:自君主受膏起,他便不再是凡人了,而是被賦予了神性的化身。乃至君主已經不屬於‘人’而是神學意義上的‘半神’。”

“凱麗,愛情屬於人,而不屬於神,更不會屬於君主。”

她以堪稱冷酷的話,結束了這場短短的討論。

……………………

既然女王認為如今羅蘭宮廷的平衡不需要打破,大臣們的勸說便只能無力地落空了。

女王的注意力則移到了另外的事情上。

在聖靈節之後,由王室監督組建起來的棉業行會正式成立,這些懸掛著王室標志的商店負責以低廉的價格將普通的棉布售賣給窮人。女王在玫瑰海峽親手將棉布贈送給貧民的舉動,使得這種布料的柔軟溫暖很快為普通人所知曉。在窮人們喜悅地接受女王的這份恩賜的同時,女王仁慈的名聲比以前更為廣泛地傳播了起來。不過這次,沒有人將指責女王的仁慈是種愚蠢了。

因為女王的行為得到了來自聖城,教皇本人的贊譽。

聖特勒夫斯二世引用了經書中聖徒將自己的衣服分給窮人,使他們在寒冷中得到溫暖一節經文,來形容女王的這種行為。雖然他沒有直接將玫瑰海峽的事情認定為聖跡,卻認同了去年八月的神跡——這使女王王權在神學意義上的爭端徹底平息了。

盡管聖廷的力量如今已大不如前,但至少明面上沒有多少人願意同這個精神世界的龐然大物唱反調。

棉布也由此得到了一個新的稱號“女王的恩賜”。

但如果要說,聖靈節除了女王,還有誰受益最大,那麽一定是傑姆商人。起先他成為王室商人的時候,還要忍受著其他王室商人以及財政官們的鄙夷輕蔑,然而等到聖靈節之後,他的地位頓時就水漲船高了。普通人購買棉布多是為了它的廉價,而貴族們目標另有不同。女王聖靈節那天的打扮使簡潔與天使的神聖感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而在親身感受過它們的寬松舒適之後,貴族小姐們高興地接受棉裙作為自己的休閑服裝……盡管傑姆商人已經先後將上等純白棉布提價了許多,購買者仍然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