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女王騎士(第2/2頁)

羅德裏大主教的臉上也不由掠過了一絲厭惡的神色——是的,以“油肚肥腸”形容教廷的那群樞機主教和助教們,真是太合適不過了。

聖職買賣,在今天幾乎算得上一個公開且悠久的秘密。一頂主教的帽子能夠賣出幾萬金羅幣,樞機主教的帽子則更值錢了,既然花了這麽多錢才買到那頂帽子,買的人肯定要從其他的地方撈回來——還有什麽比教皇選舉更適合回本的時候嗎?

不,沒有了。

曾有人做過計算,得出的結論是每一次教皇選舉期間,被用於賄賂的金幣,數額龐大得足以發動兩場大規模東征——這還僅僅只是明面上的,不包含那些以地契和酒莊抵押的財產。

“等到道爾頓護送路維斯樞機順利返回教皇國,我們就該幫其他人一把了。”女王握著一根編進金線和銀線的細鞭,點著地圖上的雅格王國和自由商業城市,“聖父都要歸天了,教徒們怎能不為他慟哭?”

羅德裏大主教也忍不住露出了一個微笑。

一位女王,一位大主教,兩人在書房中的談話簡直同被魔鬼附身的異教徒沒什麽兩樣,傳出去足以令普通的教徒顫栗震怒。

他們對那戴著三重冠的“人間之王”毫無敬意,興致勃勃地感嘆於他的死亡。

但必須要說的是,教皇病重對如今的羅蘭來說,實在是太及時了,太有幫助了。

羅蘭帝國的兩部港口條例剛剛頒布,這兩部港口條例就像兩枚被拋出去的驚雷,震得其他國家神色驟變。在女王同大臣們商議碼頭修復的時候,不知有多少國家多少商業城市正急匆匆地商討著該對羅蘭帝國的兩部新條例采取什麽措施。

教皇之死與新教皇的選舉,將充當比這更驚人的晴天悶雷。

讓新的教皇選舉去掏空他們的腰包,耗盡他們的精力吧。

現在,對於羅蘭來說,沒有什麽能比拖延正面爭端爆發的時間更重要了。

………………

時間,時間,爭分所秒的時間。

對於路維斯樞機來說,也沒有什麽比時間更重要了。他不惜偽裝成商人的模樣,選擇羅蘭帝國的秘密港口登陸,就是為了盡快地趕到聖城。要是能夠在教皇死訊公布之前趕到,就再好不過。

當然,他也知道這只是最好的設想,現實卻是他必須面對一等候在路上的卡佩爾家族刺客。

但是路維斯樞機沒有想到,他會這麽快地遇到了第一波攔截,攔截他的人身份同樣不在預想中。

剛剛離開風巖港不久,在風巖港通往羅蘭帝國和教皇邊境交界的大道上,他們的馬車就被攔截了下來。柵欄橫於道路中央,對方有備而來,等候已久。

“我們可以交出所有財產,希望諸位不要多加為難。”

路維斯樞機的臉色很難看,他被迫從馬車上下來。

一隊全副武裝的騎兵從黑暗中緩緩走出來,逼近。每一名騎兵都配備著一把工藝精良的火槍,馬鞍上插著備用槍。他們的臉龐每一張在火把下都顯得格外漠然冰冷。這些騎兵是戰場上人們最不想遇到的人,因為這樣的人在不畏生死的同時也守口如瓶。

路維斯樞機隱約有些頭疼。

他們不像是教皇的刺客,那他們是奉誰的命令而來?

他還抱著一絲最後的希望,希望這些人不知道他的身份——他隱隱察覺到,自己恐怕陷入到更大的漩渦裏了。

“您好,路維斯樞機。”事與願違,率領這支騎兵的人從人群中走出,一口道破了他的身份。那位大人在馬背上微微俯身,語氣聽起來還算彬彬有禮,“我們奉命來護送您前往聖城。”

“護送我?”路維斯樞機仿佛聽到了一個笑話,“您是誰?”

身份被道破,樞機也就不再偽裝,站直了身,與來人對峙。

來人直起身,火把的光讓路維斯樞機看清了對方。

在幽暗的黑夜,一位黑發的軍官先生居高臨下地審視他們這行人——盡管他沒有佩戴任何表露身份的肩帶,但他的氣質無不彰顯著那種戰場上搏殺的人才有的殘酷果決。與其他全副武裝的騎兵不同,他穿著黑色的獵裝,衣領和袖口帶有精美的繡花。

他的目光就像鷹隼,看人時總帶著審視獵物的銳利感。

路維斯樞機的幾名護衛下意識地緊繃了渾身上下的肌肉,手隨之按在武器上。

片刻,黑發軍官懶洋洋地收回目光,唇邊露出一個冷淡的微笑:

“羅伯特·道爾頓,女王陛下的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