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軍營易貨(第2/3頁)

這些物資沒有軍人願意去碰不說,各個軍營的糧食與蔬菜也開始告急,作為英國駐紮在遠東香港的遠征軍,這些英國士兵在戰後享受到了家屬隨軍的特權,隨著人口數量過萬的隨軍家屬子女前往香港,除了擴大營區面積,增加家屬住房數目,建設軍營內部的幼兒園,小學,中學,醫院,餐廳,商店等等配套設施之外,各個軍營紛紛陷入了糧食和蔬菜危機,並不是因為家屬隨軍,這些英國軍人的薪水就不夠買蔬菜和糧食,恰恰是考慮到家屬隨軍,這支遠征軍部隊提高了薪水待遇,用來保證每個英國軍人的薪水都足夠滿足一個家庭在軍營內消費的開銷。

到手的薪水的確多了,但是軍營卻沒有了足夠的糧食與蔬菜,駐港英軍一應生活物資,包括肉類,酒類,甚至面粉都是從英國本土或者澳洲運來,英國軍方只保證這一萬多名軍人有足夠的生活物資,並沒有把數量龐大的家屬需求計算在內,理由是已經為這些軍人漲了薪水,那些薪水增幅就是考慮到家屬隨軍的原因,家屬需要什麽,在香港自己購買就可以。

可是香港並沒有多少土地,連中國人自己吃的大米之前也是靠從大陸和泰國等地進口,禁運令頒布之後,米價已經上升不少,搞到香港民眾怨聲載道,至於香港面粉市場,更是被澳洲公司與美國公司壟斷,窮人家吃米很常見,但是很少能吃得起面粉。

之前駐港英軍各個軍營的蔬菜都是由軍需官去街市采購,如今隨軍家屬都已經學會自己帶上錢去附近街市購買蔬菜糧食回家自己做飯,往往等軍需官去采購蔬菜時,蔬菜都已經被隨軍家屬們購買幹凈,賣菜的香港百姓都已經準備收攤,菜葉都剩不下幾片。

駐港英軍不過一萬兩千人,隨軍家屬卻連兒童計算在內都已經破了一萬的數字,隨軍家屬對本土蔬菜龐大的消耗量,搞到各個軍營餐廳現在想要為士兵們做個簡單的蔬菜沙拉都做不到,因為青菜不夠。

迫於無奈之下,新界附近的幾個軍營軍需官請示長官之後,動起了日軍物資的心思,率先打開物資倉庫,與當地百姓幹起了易貨的勾當,蔬菜糧食換煙酒茶糖,本來香港本土的蔬菜糧食就產在新界,閑暇時鄉下百姓也會進城賣菜,現在這些新界百姓看到鬼佬用煙酒換蔬菜,紛紛推了獨輪車或者挑了扁擔,裝滿自家種的蔬菜和糧食,也不再進城,直接朝軍營送去,兩筐蔬菜換兩筐香煙,對百姓而言絕對是大賺,對軍需官來說,那些煙酒都已經沒了口感,又占用倉庫,和廢品沒什麽兩樣,能換兩筐蔬菜簡直是占了大便宜。

這種皆大歡喜的易貨很快從新界傳到九龍,再傳到港島,各個軍營軍需官都表示,這種放倉庫裏發黴都沒人願意要的過期物資我們也有。幹脆也紛紛開始易貨,蔬菜糧食換物資。

不過港島的軍營沒有優勢,因為新界產的青菜,百姓們都選擇就近在新界軍營或者九龍軍營易貨,能換到同樣的東西,他們當然不會山水迢迢跑去港島,自己掏錢搭渡海小輪專程為港島吃不起青菜的鬼佬軍人送兩籃子青菜。

有物資都沒人願意和自己換的西營盤駐軍軍需官不得不降價,一籃青菜換一籃半煙酒,看在利潤稍高之後,才有百姓願意幾家湊到一起,一次過海來送次青菜。

宋天耀讓師爺輝做的就是與港島三個軍營易貨的生意,他的安排是讓師爺輝用優於新界軍營易貨的價格,收取新界鄉下菜農手裏的青菜,然後用小型貨車搭貨船跨海運到港島西營盤軍營,換取煙酒物資。

其實宋天耀知道,現在隨著易貨風潮,這些軍營裏換出來的過期煙酒在外面的價格已經不值錢,甚至可以說價格就快要跌的連青菜都不如,原因就在於那些菜農拿到煙酒就盲目的壓價脫手,不懂市場行情,前一個菜農可能一條香煙賣五元港幣,後一個菜農為了能更快脫手變現,四元港幣就能把手上的香煙全都賣出去,隨後是三元,兩元,一元,最初的暴利之後,就只剩下惡性循環的壓價傾銷。

宋天耀倒不是想囤積煙酒賺錢,他看的比那些升鬥小民總要深遠些,英軍倉庫總有被搬空的一日,這種生意不會太長久,反倒是應該在這段普通百姓把英國軍人當白癡的時間裏,搞好與英國駐軍的關系,賺錢虧損,一日不過在三五十塊而已,他還虧的起,比起虧的這些錢,他更希望能用良好的商業道德把各個軍營的軍需官人脈維系住,真正的生意完全可以在物資搬空以後的英軍單方采購中展開。

今天就是他讓師爺輝去嘗試與軍營易貨的第一日,宋天耀已經考慮了很多可能出現的細節,該有的禮貌,簡單的英文短語,甚至連專門在軍營附近收菜農保護費的社團中人,宋天耀都讓高佬成特意去打過招呼,不準他們為難師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