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好酒與好茶(第2/3頁)

也正是這樣,讓褚耀宗比其他華商更快一步了解英國人需要什麽,他該做什麽生意來獲取利潤,英國或者香港殖民政府對糧食有需求,他做了糧油,對布料需求加大,他就做了紡織,英國人說西方各國制藥工業在戰爭期間遭到極大破壞,復蘇緩慢,東南亞地區西藥奇缺,他馬上就開設了利康,拿下美國和德國兩家制藥公司的代理權,對東南亞銷售藥品。

如今,已經不需要翻譯每天給他翻譯收音機裏的英文廣播,廣播裏已經有了中文頻道,而且開始全天候播放,所以褚耀宗對收音機也已經沒有了之前的那種興趣,對他而言,收音機已經從為他獲取消息的工具,變成了可有可無的消遣。

“老爺,杜肇堅杜先生來了。”家裏的管家恩叔出現在書房門口,聲音不大不小的提醒了一句。

褚耀宗從座位上站起身:“我去門廳處迎他。”

來到自家的門廳處時,一名精神臒健的老人剛好從一輛勞斯萊斯汽車的後座上走下來,褚耀宗朝門外邁了幾步迎上去,難得一改平時如同古井的表情,臉上掛著笑容,嘴裏開著玩笑:“一定要這麽晚來?你是嫌棄我家中飯菜太難吃,還是嫌棄我家裏廚娘太難看?或者不想來探我,打發個你手下工人送來就可以。”

來人是恒生銀行股東,油麻地小輪公司及九龍巴士公司的老板,東華三院首任主席兼永久顧問,香港保良局總理兼主席杜肇堅,杜肇堅今年五十歲,穿一件傳統的長衫,下車之後快走兩步,與褚耀宗並肩站在一起,彼此還拍了拍肩膀。

“你又不是不知我的習慣,就算是慈善晚宴,我也很少開口吃東西,怕嚇壞人家。”杜肇堅一邊與褚耀宗朝門裏走去,一邊解釋道。

在兩人身後,恩叔則負責招呼陪杜肇堅來的司機等人去小廳休息。

褚耀宗家中的自梳女傭紅姐在褚耀宗出門迎杜肇堅時,就已經在書房裏準備好了茶水和水果,等褚耀宗和杜肇堅進來就安靜的退了出去,幫兩人把書房的門從外面帶上。

杜肇堅坐下看到茶具旁還放著翠亨村的茶標,對正幫兩人沖茶的褚耀宗說道:“難得一年多未來你家裏做客,紅姐仍記得我鐘意翠亨村的茶,仲特意把茶標擺出來讓我看見。”

“她怕了你。”褚耀宗擡頭看了一眼杜肇堅,慢吞吞的說了四個字。

杜肇堅被他們一圈老友稱為三多紳士,指的就是杜肇堅善心多,錢財多,怪癖多。

前兩多很容易理解,雖然香港有錢人都已經把在自己頭上扣個慈善家的帽子當成了標配,不想被人取笑為孤寒財主,但是無論是一年一度的公益金籌款,還是兩年一度的東華三院總理改選,這兩大香港富豪鬥富鬥慈善的盛會,杜肇堅始終是穩穩坐定的莊家。

從杜肇堅27歲聯合香港各個華商組建東華三院涉足慈善至今,他已經林林總總捐出了大概545萬港幣,絕對是香港慈善家第一名。

至於錢財多,九龍巴士公司,恒生銀行,油麻地小輪公司還有一些醫院每年為杜肇堅帶來的財富,比起褚耀宗的糧油和紡織生意,恐怕還要多出幾成。

怪癖多,杜肇堅有很多怪癖,比如從不穿洋服,只穿中國傳統服裝,無論是授勛還是港督晚宴,也永遠只穿唐裝或者長袍。而且從不戴手表,包括懷表也不戴,褚耀宗也好,其他華商大人物也好,都有過公共場合被杜肇堅詢問時間的經歷。從不帶錢包,把零錢用紙質信封裝起來放在長衫口袋裏。自己買些蔬菜食物時,必須要把錢數湊成吉利數字才行,比如18塊,28塊,188塊等等。

用餐時,手邊必須有兩杯白水,一杯是用來漱口,杜肇堅一頓飯要漱口三到五次,另一杯則是用來沖洗油膩的食物,比如吃叉燒肉,要先把肉泡浸水杯裏洗一洗,去掉表面油膩才吃,外出會見英國人喝咖啡有指定咖啡廳,吃西餐有指定西餐廳,與人飲茶則必須去翠亨村茶寮,請人吃中餐宴客則必定設在珠城酒樓。

所以他現在偶爾出門去朋友家做客,對方都會提前去翠亨村茶寮準備一份那裏的紅茶。

杜肇堅從口袋裏取出一個紙質信封,慢慢放到兩人中間的茶幾上:“七百萬港幣恒生銀行的本金,六年的利息明天我讓人送來。”

“算啦,利息幫我捐給你的保良局好了,你如果想還利息早就還了。”褚耀宗把茶盞分出來讓給杜肇堅一杯,開口說道。

杜肇堅語氣有些慢吞吞地說道:“沒有你戰後借來的這筆錢,我也不會這麽快喘過氣來。”

“感激的話你當年帶著那七輛日本人剩給你的破爛汽車時,就已經講很多遍了,你雖然整日穿長衫,但是你是讀西學出來的,都不懂中國生意人太極推手的技巧,不如開門見山,總之你今日就算是破口大罵,我都不會翻臉。”褚耀宗端起茶杯對杜肇堅說道:“來,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