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區別(第2/2頁)

“老馬,你也不要想太多。”他點頭和一位包著頭巾的印度高管示意,對方看他還吃著春卷,只得暫時離開。

“印度公司聘請的這些高管,不是來自印度理工學院,就是來自印度國家管理學院,這兩家大學,在印度那是真的萬裏挑一。”

“被錄取之後,一定程度上,就相當於當年我們的中舉一樣,大好前程,指日可待。”

“因為經過這兩家大學的培養,這些被錄取的人,一定能成為合格的高素質人才,他們中的每個人,在畢業之前,都會被世界一流的公司相中。”

“因此,盡管在國際上的排名,印度的這兩家大學,低於我們的一流高校,但實際上,這兩家學校的畢業生,比我們國內一流大學的畢業生,真的更有競爭力。”

“很多印度人因此都很驕傲,這兩家學校的不少人都說,他們不在乎排名,他們只在乎成績。”

“但從大的層面說,這真就是件驕傲的事嗎?”

老馬想了想印裔的人在高科技領域的成就,點頭道,“確實有可以驕傲的理由。”

馮一平笑了笑,“你想想,如果我們把國內給所有工科大學的資源中的8成,集中到一所大學上,而這所大學,一年只招收4000人,你覺得,從這所大學裏出來的畢業生,還會比你剛剛接觸的這些人差?”

“哦。”老馬一下子有些明白過來。

馮一平點頭,“知道了吧,再怎麽樣的一個國家,傾舉國之力培養出來的一小撮人,當然不會差,但國民的整體素質呢?”

“和這一小撮精英相對的,是這裏還存在的大量文盲。”

說到文盲,馮一平又想搖頭,我們在秦始皇那會,就做到了書同文,但在印度,作為官方語言的印度語,全國竟然有近一半人不會說,這你敢信?

因為印度的每個邦,在立法上,都有著高度的獨立性,為了保持自己文化上的獨立性,他們在邦內的教育機構中,都只教授邦內的語言,每個邦內,還有不同的語言,整個印度,加起來,通用的語言有三百多種……

舉例說,在印度盧布上,為了讓大家能看懂,不得不用超過三十種語言來說明面額……

一個邦的大學生,辛辛苦讀了十多二十年的書,到了隔壁邦,發現自己居然特麽還是個文盲……這真不是笑話。

這樣的結果就是,印度的高層次人才之間的交流,主要用英語——但這在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他們的國際競爭力。

所以有些事,還真是不好說。

但總體來說,在了解印度之後,對他們會超越我們的這個命題,馮一平真的是不太擔心,夢想啊,有時候就只能是夢想。

“這麽一說,我放心多了。”老馬笑著和馮一平碰杯。

“再想想印度的物流。”馮一平搖頭。

老馬也會心的笑起來,“哈哈,說到這個,我有些理解,你這麽個總喜歡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家夥,為什麽在印度會這麽慷慨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