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最重要的一個夥伴(第2/2頁)

85年,ARM1誕生(但從未被商用),後來Acorn在1986年和1990年分別推出了ARM2和ARM3,1987年還推出了RISC OS和桌面電腦Archimedes。

然而,他們的運氣,並沒有哈斯廷斯那麽好,他們努力的結果,就是只在英國的教育市場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即便是這個成就,在1990年之後,也很快被Wintel聯盟的生態擊敗了。

恰好天無絕人之路,在90年的時候,開發掌上電腦,成了一個潮流,當時趕走了喬布斯的蘋果CEO約翰斯考利,也對這個方向寄予了厚望,他安排蘋果研發了一款被他們命名為Newton(牛頓)的平板電腦。

從這個命名,可以看出當時的蘋果,對這款產品的重視,因為很多蘋果人,都把蘋果,看作是當初讓牛頓幡然大悟的那個蘋果,而他們現在就要生產一款名為“牛頓”的平板電腦……

他們恰好看中了ARM芯片。

於是,在電腦銷售領域,和Acorn公司還存在競爭的蘋果公司,前後花了六周的時間去做工作,讓Acorn同意把它的芯片研發部門獨立出來運營。

最終,蘋果如願了,在1990年11月27日,合資公司ARM正式成立,由蘋果、Acorn和VLSI(美國的一家半導體公司)發起,他們三家,分別出資150萬、150萬、25萬英鎊。

Acorn也把ARM處理器相關的知識產權,以及12名員工,放在了新成立的公司裏。

此後,ARM的縮寫被轉而解釋為Advanced RISC Machine。

新成立的ARM,為蘋果的Newton掌上電腦,研發ARM6處理器,但遺憾的是,那個時代所有的掌上電腦,都沒有太大的作為,蘋果的Newton也不例外。

生產了幾年之後就被停產——說起來,國內後來的商務通,還算是一款很成功的產品。

總之,ARM,從此活了下來。

因為它研發的芯片,功耗低,所以又得到了諾基亞的青睞,諾基亞的一代經典,6110,便是采用了ARM的處理器。

此後,ARM開放授權,且不像英特爾那樣,自己生產芯片的商業模式,在手機市場,大獲成功。

當然,前文也說過,英特爾也是因為PC和服務器芯片,利潤更高,所以一直看不上利潤偏低的手機芯片,從而讓ARM,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而馮一平,也是在收購了安卓之後,才想起來,自從智能手機發布之後,ARM將會如何風光。

我們大概可以這麽說,如果說,在PC主導的互聯網時代,是由微軟和英特爾的Wintel聯盟所主導,那麽在智能手機發布之後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就是由安卓和ARM的雙A聯盟所主導。

我們的手機,我的平板,我們的智能電視,我們的汽車,我們其它的智能家居產品……所有的這些,背後都有ARM研發的芯片。

所以,他覺得自己是來遲了,應該在上一次到訪劍橋的時候,就順道到ARM,如果那是能收購下來,真的是再好不過。

當然,現在也不太遲,至少,他會比原本的谷歌做得要好,谷歌當初成立開放手機聯盟的時候,ARM甚至都不是初創成員。

再說,鑒於接下來會愈演愈烈的次貸風暴,雖然沒能在iPhone發布之前,就對ARM有所動作,是個錯誤,那麽明年,應該同樣是個好的機會窗口。

“到了。”德魯克說。

馮一平能看到,ARM公司門口那,有個身材瘦削的老頭,正帶著一些人在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