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逼宮

美國的媒體們,確實專業。

他們有著非常成熟的運作機制,也有著大批熟悉這一機制,而且能力出眾的從業人員。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這些記者們,其實跟警察也沒什麽兩樣,他們一直密切關注著市場的動向,跟蹤一個消息,可以持續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他們擅於通過各種手段收集消息,他們同樣還有著屬於自己的消息渠道,也就是類似警察的“線人”這樣的信息提供者。

當然,他們更多的還是通過公開渠道來收集信息,畢竟隨著互聯網的崛起,媒體們的日子,頗有些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的態勢。

也就是列編的相關預算,沒有以前那麽充足。

但無論如何,特拉華州的工商注冊,一直是他們注意的重點,因為按照美國企業並購的流程,在並購之前,一般都會選擇在這裏注冊一家新公司。

在NEXTDOOR別出心裁的注冊了一家叫“藍海1”的公司,並順利的收購了硬幣之星之後,好多媒體就都對它上了心,因為他們都清楚,當NEXTDOOR的“藍海2”出現的時候,就意味著它新一樁的並購已經拉開了帷幕。

所以,當這些記者幾乎同時知道藍海2已經注冊後,馬上聯系NEXTDOOR和馮一平近期的動向,推斷出了這個公司的使命。

以華爾街日報領銜,多家主流媒體都報道了這一消息。

“目標奈飛”,很快,刊登著這樣新聞的報紙,送入了千家萬戶。

他們唯一不能確定的,就是這一次的並購性質,是像上次一樣的協議收購呢,還是惡意收購。

關於這一點,華爾街日報的記者給出了自己的判斷,應該是強制並購,因為他們不久前,才剛在場外收購了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持有的奈飛的股份。

如果是雙方董事會都同意的協議收購,不應該有這樣的舉措。

當然,商場上的事,也是真真假假,爾虞我詐,也不排除NEXTDOOR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促使奈飛董事會同意自己協議收購的提議。

“所以,兩者皆有可能,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答案即將揭曉。”華爾街日報最後總結道。

……

哈斯廷斯急匆匆的走進奈飛,他是最清楚NEXTDOOR此舉意味著什麽——強制收購戰,即將打響。

接下來,就是他人生中最關鍵的一段日子。

這樣的壓力,對他這樣剛強的人,也是極大的,尤其是在經歷了之前的那段痛苦的抉擇,以及董事會好像也不站在自己這邊的情況下。

唯一可以安慰的,是自己終於找到了強大的外援。

但他又有隱隱的擔憂,在董事會並不站在自己這方的情況下,自己的白衣騎士,能否順利的拯救自己。

更深層的隱憂,則是連他也不太願意想起,那個強大的白衣騎士,能否強力的支援自己?

這是他現在就要落實的事情。

因為這件事情太重要,對他很重要,對奈飛很重要,所以在進入公司的時候,他第一次無暇關注,無暇鼓舞員工的士氣,倒是讓所有關注他的人,看到了他臉上的肅然。

如果他此時能看看大家表情的話,他會發現,那麽多員工臉上的疑惑和悵然。

幾乎是NEXTDOOR注冊藍海2的消息一對外公布,關於這家公司的使命,就在奈飛小範圍傳揚開來,並迅速擴散。

越是重要的消息,就越是沒有不透風的墻,這樣的情況,好像在哪都適用。

彼時,總會有一些人把這樣重要的消息對外透露,奈飛的這一次,在後面推動的,自然是倫道夫。

以他聯合創始人的影響力,在公司散布這樣的消息,自然很輕松。

在散布這一消息的同時,他還重點傳遞了其它信息,“現在的奈飛,被NEXTDOOR協議收購,其實是最好的選擇,這一點,看之前發展陷入停滯的硬幣之星現在的發展就知道。”

還有,“據說NEXTDOOR為了這次的並購,做了更周全的準備,那是一經公布,就會帶動股價大幅上升的舉措。”

昨天下午之後,即使原本對NEXTDOOR一無所知的奈飛員工,自己上網查詢了相關的消息,再看了報紙上相關的報道,到現在,也都對它有了詳細的了解。

公司的現狀,和被它協議收購之前的硬幣之星,有著很相似的地方,發展同樣都陷入了停滯。

也有著不同的地方。

而這個不同的地方,才是更致命的,硬幣之星,好就好在當時沒人跟它競爭,而自己的公司呢,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有兩家,而且都是綜合實力比自己公司更強的那種對手。

而公司高層到現在為止,依然並沒有提出什麽具體的應對策略,好像就是聽之任之,然後,競爭對手就會自己消失一樣。

這樣的安排,如何能讓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