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意見相左(第3/3頁)

“不叫施密特?”

“我們先統一了意見以後再說,”布林回答了他的問題,“不然就不是施密特參加會議,該輪到紅杉和KPCB那兩家的莫瑞茲和多爾來參加會議。”

這個也是,那兩位,是谷歌正宗的董事。

“上市的問題,我們其實一直都在思考,細節的問題不說,核心的有兩點。”佩奇打開電腦開始講。

“首先,為了讓我們的IPO定價更合理,我們不想把定價權交給華爾街的那些投行,而是想采取拍賣的方式定價,也就是荷蘭式拍賣的方式定價。”

“這麽做,有很多好處,能最大限度的保證我們這些股東的利益,能讓散戶有機會購買到我們的原始股,同時還能據此減少付給投行的傭金。”

“對通過荷蘭式拍賣定價,馮你覺得如何?”

“現在的谷歌,有資格用這種方式。”馮一平並沒有直接回答。

IPO定價,是上市公司面臨的最大一個難題,從股東的角度來看,可以的話,當然是越高越好,這樣他們的財富就越多。

但是,這事沒那麽簡單,價格定的太高,最可能的後果就是,嚇跑投資者,讓發行失敗。

但是,如果定價太低,發行工作倒是容易做,不過,這對股東的利益,是很大的損害。

最合理的定價,就是看IPO之後,首日的漲跌程度,或者是之後一段時間的漲跌程度。

不考慮其它的因素,IPO的首日,漲跌幅度越小,那麽定價越合理,反之,漲跌幅度越大,則越不合理。

比如,後來風波不斷的度娘,05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創下了股價首日暴漲354%的記錄,不太了解的民眾,可能還會為之歡呼,“看看,我們國內的公司,多受歡迎,多有前途。”

但是度娘的李總和其它的股東,心裏肯定在滴血,怕是恨不能把自己的雇用的發行顧問,瑞信第一波士頓銀行的人,給生吞活剝了。

這樣打破記錄的暴漲,直接說明一個問題,IPO定價,嚴重偏低,至少再提高一倍都沒問題。

至少再提高一倍啊!

佩奇所說的荷蘭式拍賣,這種遞減的拍賣方式,倒是能得出一個合理的市場價格水平。

“還有呢?”馮一平問。

佩奇和布林有些狐疑,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但馮一平卻反常的沒有第一時間來支持他們。

“第二點,也是同樣重要的一點,我們想使用雙重股權結構,普通的A股,1股1個表決權,而我們持有的B股,1股10個表決權。”

“佩奇,布林,你們這一陣子很辛苦,我最近也很忙,剛好我姐姐最近來美國,”馮一平又沒有正面回應,“這樣好不好,我們抽兩天的時間,去太浩湖度假,到那時再討論這些問題,你們意下如何?”

佩奇明顯有些不滿,還是布林圓滑,“你這個提議很好,呵呵,我最喜歡太浩湖,可惜的是,現在估計山上的雪都化了,不能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