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小爭論(第3/3頁)

楊棠插嘴道:“單論詩的話,這詩寫得挺好啊,你哪只眼睛看到作者替楊廣開脫啦?”

“喏,‘共禹論功不較多’這句,就楊廣那倒行逆施,還有臉跟禹比?簡直臭不要臉!”

楊棠翻了個白眼道:“那前面那句‘若無’二字你沒看到嗎?你眼瞎啊你?作者只是在打比方而已!”

“我眼可沒瞎,我倒覺得作者是在反諷其他皇帝沒楊廣那麽大魄力!”上官茗欣開始兜著圈子說話,想把楊棠給繞進去,“畢竟隋煬帝開鑿了大運河,剩下的皇帝呢?唐太宗武則天之流,雖也命人繼續完成運河的開鑿,但後宮節衣縮食,仍無法將運河的作用完全發揮!至於後來的宋元明三朝,元順帝期間又征發徭役疏通河道,及至元康帝、元希帝年間,運河運力雖然恢復了一部份,但遠不及隋唐時期,真可謂康希康希,吃糠喝稀!”

楊棠一邊在想元康帝元希帝這倆玩意怎麽沒聽過一邊忽悠上官茗欣道:“說你笨你還不相信,元朝統治中原,其根基本來就不穩,再征發徭役疏通運河,呵呵,不用猜也知道當時的糟糕狀況,肯定是烽煙四起,元兵剿了這股(叛賊)討那股,忙得不可開交,對嗎?”

上官茗欣只能實事求是地點了點頭。

“那你覺得這樣情況下來疏通的河道能有幾分可用?即便可用,你又覺得這樣的河道元朝貴族們要花多大的代價才敢啟用?成本高了還不如走原先的老路,等於說運河是白疏通了,而這樣的瞎折騰歷史上有不少,反倒是楊廣,他雖然為政不仁,但他至少把運河的主要段落給修通了,這就是實打實的功績!”

上官茗欣:“……”

“所以呀,綜上所述,隋煬帝雖多行不義必自斃,但他在修運河這事兒是有功勞的,而且是大功,作者的詩評價得相當中肯。”

上官茗欣忍不住翻了個漂亮的白眼,撇嘴道:“楊棠學弟,你想誇自己就直說唄,幹嘛還要啰嗦這麽大一堆有的沒的……”

“HOHOHO,我哪有自誇啊?”楊棠死不承認。

“啪!”

上官茗欣把她的筆記本扔了過來,沖楊棠道:“你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