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取消訂單(第2/4頁)

這種套路在推理小說界叫做“暴風雪山莊模式”,是指一群人聚集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內,比如一個因為暴風雪而與世隔絕的山莊,或是密室。

由於特殊情況而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絡,所有人都暫時無法離開這個環境。

而與此同時,眾人中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幾個成員先後離奇死亡,那麽兇手就在這些人中間,偵探就在這樣的情形下進行有限度的搜查和推理。

封寒把案件放在了孤島上,屬於暴風雪山莊模式的變種,而印小禎認為這種模式將來很可能會被叫做“孤島模式”。

如果只是機械地套用風暴山莊模式,把暴風雪山莊換成孤島,印小禎覺得那並不算多麽了不起,以封寒的才華,不算多麽驚喜的進步,但封寒做的更好更震撼。

首先,這個島上的十個人沒有偵探,每個人都是罪犯,沒有被法律審判的罪犯。

而以往類似模式的小說中,總會有一個偵探的,讀者起碼知道,他是正義的,無論過程多麽艱難,最終主角會帶我們走出陰霾,走向光明,但《無人生還》不是這樣。

當錄音機把這些人的罪行公之於眾後,當受害者越來越多,且都是按照童謠裏唱的那樣死掉,島上的人陷入了互相猜忌和傷害,人心的陰暗面被赤裸裸地展現出來,看的讓人毛骨悚然。

這時候讀者就會想,島上會不會還有第十一個人?這又增加了一層懸念。

如果有那樣一個人,固然故事可以講通,但總覺得差點意思,那樣書名《無人生還》就成了一個騙人的幌子,印小禎總有種預感,最後,真的就無人生還了!

書很長,一個早上是不可能看完的,上課的時間到了,四人都帶著書去了教室。

他們起碼還知道上課,在文定國立,柯北早就已經忘掉了上課這件事,一直賴在自習室。

風暴山莊模式他不是沒看過,有很多這個類型的經典,可也因為模式經典,幾乎已經被寫爛了,再也翻不出新花樣了,但《無人生還》讓柯北看到了風暴山莊模式的新生機。

誠然,因為封寒不是幾十年前寫的這部小說,《無人生還》肯定不可能達到前世那樣開宗立派的地位。

但即便拿到當下,即便已經有人把暴風雪山莊開發了出來,《無人生還》依然有強大的生命力,叫柯北這樣的資深推理小說迷拍案稱絕。

暴風雪山莊模式具有封閉、孤立的特點,在案件發生之後,外部幹預,比如警察短時間內無法介入,且封閉環境內的條件比較有限,很多高端技術,比如如指紋識別等,都無法使用,破案只能依靠純粹的推理。

這是這個模式好看的主要原因,推理過程很硬核。

這一點《無人生還》處理的非常好,足以和那些英國大作家的偵探小說相媲美,甚至更好一些,很難想象他才二十歲不到。

在看書的時候,柯北也一直在猜測兇手是誰,當然,他一次次地錯了,他猜測的兇手的人一個個都掛了,但是沒有關系,暴風雪山莊模式就是這樣,越是像兇手,可能掛的越早。

他又開始猜測兇手最終能否得逞,得逞後他會用什麽手段逃走。

在這個模式下,兇手逃避罪行的方式無外乎幾種。

殺掉所有人,處理掉屍體,趁機逃走,假裝自己和這件事無關。

又或者,讓所有人都以為他沒有進入島上,但其實他有獨特的溝通外界和孤島/暴風雪山莊的方式,想到這種可能,柯北又開始懷疑那個船夫。

還有就是搭便車,即兇手本不是他,但是趁著真的兇手在犯罪的時候,自己出於某種考慮模仿著真兇的手法犯下新的案件,而讓真兇承擔所有的罪責。

想到這,柯北猜測,會不會兇手不止一個人!

但是到了中午,看完整本書,柯北一個都沒猜中,沒想到竟然是這樣一個決絕的故事。

竟然,真的無人生還!

不愧是封寒啊,在這麽老舊的模式下,竟然煥發了勃勃生機!

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眼睛,柯北簡單地吃了點午飯,然後步行到了隔壁光華大學。

他是最早一批看完這部小說的讀者,他覺得自己應該請封寒簽個名,他從未如此強烈地想請作家簽名,春麗小五郎都沒這個資格。

封寒的這部作品讓他仿佛看到了幾十年前推理小說黃金時期的作品,那時候人才輩出,神作頻出,推理小說家們探索出一條條像暴風雪山莊、密室殺人、邏輯推理、破譯密碼這樣的全新模式。

但幾十年過後,路子越走越窄,已經很難再出現一部叫人眼前一亮的推理小說了。

春麗小五郎最近在國際上頗有知名度,但他的推理其實很一般,勝在血腥色情描寫比較吸睛,以變態的文筆和劇情吸引眼球罷了,柯北是不太看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