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我妻子和我情人有夫妻相(第3/4頁)

中學歷史老師還能接受,歷史老師的閨女就看不下去了,看完封寒的節目就直接棄坑了。

很多沖著封寒來的觀眾都是如此,不僅僅是因為封寒比老教授們年輕帥氣,更因為封寒的講解方式讓他們容易接受。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通過封寒認識了這档節目,後面也能津津有味地看下去,畢竟比起自己翻古書,有更資深的學者幫你歸納總結那些古書上的知識,並講解了出來,這不是挺好的嗎。

以前竟然不知道這档節目,簡直就是損失,所以要謝謝封寒。

只不過這些人占比並不算高。

因此,當封寒的部分結束後,打完電話的張制片就發現,及時收視率很快就降到1.2了,等中間這位師大的教授講完,收視率已經掉到了1.0。

同為講三國,羋教授肯定會被人拿來跟封寒作對比。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封寒的粉絲本就以年輕觀眾為主,他們並不一定是歷史專業的學生,頂多是有點愛好,可是聽著羋教授那些冷冰冰硬邦邦的專業術語,頓時熄滅了對知識追逐的熱情。

於是乎,到了羋教授這裏,收視率再一步降低,然而降到最後,也有0.7,平時最高的收視率也不過如此。

《煮酒論史》雖然是分為三位講師講課,但它是一個整體的,所以計算收視率的時候,雖然最高收視達到了1.5,但平均收視降到了只有1.0%。

當然,即便如此,依然是創造歷史的,也達成了陳制片最初的願望,這個收視率,已經是全年最佳戰績了。

為了讓更多人關注到這档人文歷史節目,陳制片人立即決定劃出一部分資金用於網絡上的宣傳。

他算是看出來了,只要把封寒這張王牌用好,他就可以收獲更多的觀眾,更高的收視率,以及更高的廣告費用。

“還有啊小費,”陳制片吩咐屬下,“下一期把封寒的節目放到最後,你看看他這段結束後收視率都降成什麽樣了,放到最後,觀眾很大概率為了看他,也能把前面的忍下來。”

於是乎,第二天,關於《煮酒論史》節目的報道開始逐漸在網上多了起來。

《煮酒論史收視爆棚,文化類節目中出爆款!》

《封寒化身歷史學者,帶你領略三國金戈鐵馬!》

《封爵爺品三國——一口濃郁芬芳入口醇香的茶,我要再品一遍!》

《這才是歷史講座正確的打開方式,請看煮酒論史封寒篇!》

《三國演義賣脫銷,封寒重新解構三國史!》

其實這裏面既有煮酒論史節目組宣傳人員的影子,也有群巢文化的人在行動。

大家都是在拿封寒做文章,因為他是流量熱點,只能蹭他,不過電視台側重的是煮酒論史這档節目,而群巢文化側重的是《三國演義》這套書。

而且,電視台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即便只有平均1%的收視率,那也是議論上千萬人在看,即便打個一折,那也有百萬之眾通過這档節目了解到了封寒這樣一位青年學者,並在那張桌子上盯著《三國演義》幾個大字看了半個多小時。

這些人中,比如網友小魔魚的歷史老師父親就興沖沖買了一套三國演義,準備將來配著三國演義看封寒品三國,這樣估計會更有趣。

所以,本來印的就不多的《三國演義》真的賣脫銷了,它和這档被封寒帶火的節目一樣成了全民議論的熱點話題。

於是乎群巢文化緊急加印,並把合訂版大部頭的《三國演義》提上了日程,看這個勢頭,應該是不用等到過年後了。

只不過在全民熱議煮酒論史的時候,身為文定國立大學歷史系主任的羋語忌教授竟然像個隱形人一樣,完全沒有人提起他也參加了這档節目,這叫他很有些悲哀。

好在後面終於有人想起他也在這档節目,是這個節目的開國功臣之一。

某毫無品味的小報刊登標題《光華學子和文定教授同台打擂,共講三國,教授完敗,何其悲哉!》

這家報紙竟然拿到了節目全程的收視情況,封寒的三國收視率是多麽的高,到了羋教授,收視率降到了谷底,誰更高明誰更受觀眾喜歡簡直顯而易見。

當然,也有人為羋教授反駁,說封寒收視高那是因為他是偶像,是明星,跟學者不可相提並論。

只不過這種說法被廣大看過節目的觀眾網友淹沒了,誰好誰壞,誰的課程更能聽進去,他們心裏有數著呢。

這一波接一波的宣傳攻勢是非常成功的,下一期節目還沒播,《煮酒論史》的大名就成為各地高校學生和中高層次觀眾們熱議的話題,像是在為下一期節目的高收視率做準備。

與此同時,著名視頻網站我看網決定高價引進《煮酒論史》的網播版權,在節目播出當晚的淩晨24點就可以在視頻網站上看到節目,這樣年輕的觀眾就不用搶電視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