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偏不一枝紅杏出墻來(第2/2頁)

全文1500多字,運用了42個“秋”字來潤色北國之秋的“清”“靜”和“悲涼”,處處透露著郁達夫消極與積極情緒在糾結鬥爭的痕跡。

這些復雜和糾結的情感,放在封寒身上,會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封寒只是主要借用了郁達夫大師寫景寫物的功夫,大概講述了自己對曾經生活過的首都的秋的一些看法和理解。

雖然如此,失掉了文章最珍貴的內核,可依封寒看來,文章依然是美的,讀來,仍覺是種享受。

“秋天,無論在什麽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

寫完之後,封寒在圖書館通讀了好幾遍,只覺沁人心脾。

郁達夫的故都之秋是孤獨而憂郁的,封寒保留狀景描物之外,扭轉了文章的整體風格,因為刪減了大量原來的段落,也加入了很多自己的原創,所以勉強還算渾然一體,他自己非常滿意。

之後再來一場社會科學,月考結束!

學生們放假嗨皮了,老師們還要閱卷,在高二語文教研組,所有語文老師都在一起,終於,終於翻到了封寒的卷子!

中午來學校的時候,封寒他們仨就準備好了旅行裝備,所以鹿幼溪的專車直接開到了學校門口,她自己不好意思下車,讓他們低調地溜進她的車,一聲“快走”,汽車朝婺城雙龍景區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