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科研工作

雖然張子安敘述起來輕描淡寫,但大家都知道就算有狗幫助,想一個人捕捉好幾只耳廓狐也是很難的,除了大膽細心的計劃之外,還要有足夠的運氣。

衛康並不關心張子安捕捉的過程,他的注意力被耳廓狐牢牢吸引住了,向身後的四個弟子催促道:“還愣著幹什麽?難得來野外實地考察,趕緊拿東西幹活!”

三位男生應了一聲,各自散去,跑回車裏取儀器。

何荷一向不幹這種跑腿的雜活兒,自顧自地蹲在籠子邊,輕輕敲打著鐵絲,逗弄這些可愛的小狐狸。她被小巧可愛的耳廓狐迷住了,甚至忘了自己作為生物研究者的身份,真想把它們帶回家裏當寵物養。

“小心你的手指!”張子安提醒道。

何荷一愣,稍微往後縮了下手,緊接著一只耳廓狐就兇猛而迅速地張嘴咬下來,正是這群耳廓狐的頭領,也是它們中最強壯的一只。

幸好她提前縮回了手,它只咬到鐵絲上,還狺狺地向她發出威嚇般的低吼,警告她不要有非分之想。

“好兇!”她有些後怕,但對耳廓狐的喜愛不減分毫,畢竟就連貓狗有時候都會咬主人,更何況這些生活在野外的小狐狸。

“老師,咱們是要把這些小狐狸帶回去嗎?”她滿心歡喜地詢問衛康,如果能把它們全都帶回國,她軟磨硬泡之下,說不定能要來一只帶回家裏養,肯定能引來閨蜜們的羨慕。

衛康搖頭,“你想什麽呢?我們是科研工作者,是來野外考察動物的,不是來捕獵動物的,這些動物生活在野外,也只屬於野外,我們做完研究就要把它們放歸自然。”

何荷失望地撅起嘴,但她知道衛康在學術方面很固執,一旦決定了就不會更改。

張子安之前就有類似的疑問,一旦衛康真的找到原始埃及貓,是會把它們捉住之後帶回中國麽?

帶回中國之後肯定會引起很大的轟動,但對於原始埃及貓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野生動物生活在野外,雖然以人工飼養的話,會給它們更安逸的生活環境,壽命往往也會更長,但終究是對種群不利的,特別是本來就稀少的種群,少一兩只就可能對種群造成滅頂之災。

真正的科研工作者,不會因為自己的小利而置生物圈的大義而不顧。

更何況,沙漠的環境太特殊了,人類很難模擬出相似的環境。

把野生動物帶回人工環境,必須是在極為特殊的情況下才不算違反科研道德準則,比如確定野外只剩下這一只動物,判斷種群已無法自然繁衍,這種極端危急的情況下是可以的。

張子安的帳篷門動了一下,菲娜打著呵欠走出來,也聽到了衛康的話,若有所思地盯著他的背影。

這時,三個男生也拎著抱著一堆儀器跑回來。

衛康鄭重地對李皮特說道:“李皮特先生,我們可能要推遲一些出發,這是我們的工作,我們完事後會盡快趕上你們的。”

李皮特輕輕一擺手,“我說過了,整支隊伍是一個集體,同進同退。我很支持你們的研究,這是咱們事先說好的,我們等你們完事後再一起出發,哪怕今天上午就留在這裏也沒關系。”

“好,謝謝。”

衛康深深地點頭,招呼弟子們開始幹活。

其他人得知今天上午要推遲出發,也就不著急了,有人回帳篷睡回籠覺,有的悠閑地聽音樂吃早飯,也有人好奇地留下繼續圍觀。

衛康他們先是用相機和攝像機拍下耳廓狐的影像資料,記錄發現地點,然後用氯胺酮將它們麻醉。等麻醉藥生效,它們陸續陷入沉睡後,將它們從籠子裏取出來,平放到地上,測量並記錄體長、體重、體溫、心跳等一系列生命體征數據。

除了施放麻醉藥之外,其他工作並不復雜,看過一遍演示之後,張子安和其他在場的人也動手幫忙。

衛康不時指導大家工作,提示一些應該注意的事項,比如說讓大家都戴上一次性手套,因為這種野生動物的皮毛間可能藏有跳蚤之類的寄生蟲,也可能攜帶病菌,特別是提醒張子安不能讓菲娜和飛瑪斯接觸這些耳廓狐。

張子安心說,還好昨天沒讓菲娜和飛瑪斯親自捕捉耳廓狐,否則萬一染上什麽病菌就麻煩了,回去之後沒準兒還會傳染給整個寵物店的動物。

這些事情做完之後,接下來就是給這些耳廓狐戴上GPS無線發射項圈了。

GPS項圈很輕,可以調整松緊,大約只有100克,不會過多影響動物的活動,但功能卻十分齊全,內置GPS、無線發射器、體溫傳感器、活動指示器和電池,每小時記錄一次GPS信息的情況下可以連續使用一年,沒電後自動脫落,脫落後仍然能持續發射無線信號1個月,讓科研人員通過無線接收器可以找到這些項圈,帶回去分析其中記錄的各項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