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錫瓦綠洲

歷史上有幾個英年早逝的牛叉人物,其中一個就是亞歷山大大帝,他師從亞歷士多德,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統帥之一。

當年,亞歷山大大帝擊敗波斯帝國進入古埃及之後,為了成為能得到古埃及人承認的法老王,親率一支軍隊深入西部大沙漠,去探訪錫瓦綠洲裏的阿蒙神廟。

在此之前,波斯人也曾經為此事而苦惱,雖然他們占領了古埃及兩百年,但古埃及人不承認他們統治的合法性,不承認波斯人是自己的法老,也反抗了兩百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亞歷山大大帝之前,波斯人就派出一支人數高達5萬的大軍進入西部大沙漠,也想尋找錫瓦綠洲的阿蒙神廟,如果得不到神啟,就幹脆把神廟夷為平地。

亞歷山大港距離錫瓦綠洲的直線距離大約是500公裏,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沒有多遠,但在公元前幾百年的時候,這條路完全是險惡的不毛之地。

據說,波斯大軍進入西部大沙漠之後,遇到了可怕的風暴,5萬人全部被黃沙掩埋,一個人也沒有活著走出沙漠……聽起來有些像是蒙古大軍的船隊遠征扶桑結果在海上遭遇神風全軍覆沒的劇情。

雄才大略的亞歷山大大帝明知波斯人的前車之鑒,卻義無反顧地再次踏上這條路。

他的軍隊也在沙漠裏迷了路,但他似乎真的受到埃及諸神的眷顧,兩只烏鴉出現在他面前,為他指引方向,經歷了一段充滿神話色彩的奇幻之旅,他終於抵達錫瓦綠洲,他在阿蒙神像面前接受了神啟,被神廟祭司承認為阿蒙之子,也就是太陽神之子,正式成為古埃及的法老王。

為啥阿蒙神廟的地位這麽高?因為阿蒙神廟的神諭是非常準的,但可惜不知道阿蒙神是否預見到了亞歷山大大帝英年早逝的未來。

從馬赫魯港通往錫瓦綠洲的道路非常枯燥無趣,入眼之處只有無盡的沙漠和低矮的灌木叢。

單調的沙漠盡頭開始出現郁郁蔥蔥的綠意,高大的椰棗樹上結出了青澀的果實,還要兩個月左右才會成熟,慢慢由綠轉粉再轉黃,最後變成飄著酒香的紅棕色。

一片片平靜的湖泊在陽光的照耀反射著耀眼的白光,湖泊周圍白花花的像是霜,又像是雪,那是水分蒸發析出的鹽。

錫瓦綠洲到了。

張子安只用了幾個小時,就跨越了埋葬了波斯5萬人大軍並且差點埋葬亞歷山大大帝的沙漠。

不過,這裏也是公路的終點。

從這裏再往西、再往南,都沒路了,起碼沒有平坦的公路,只有一望無際的撒哈拉大沙漠。

路上漸漸有了動靜,除了偶爾路過的載著遊客的大巴之外,最常見的竟然是驢車。居住在這片綠洲的柏柏爾人男子坐在兩輪車上,甩著鞭子趕驢。

當張子安放緩車速投以好奇的目光時,看不出具體年齡的中年男子露出靦腆的笑容,為了掩飾在陌生人面前的羞澀,拼命抽打著可憐的驢子。

如果說還有少量遊客沖著美麗的海灘而去馬赫魯港的話,那來這裏的遊客就格外稀少了,畢竟這裏離開羅的直線距離有700多公裏,已經接近利比亞邊境了。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裏沒有可觀光的地方,恰恰相反,錫瓦綠洲在CNN評選出的世界50大自然奇觀裏排第17位,也是埃及境內排名最高的地方。

由於遊客較少,這裏的土著居民柏柏爾人還不像開羅和亞歷山大港的埃及人那樣油嘴滑舌,保留著大部分的淳樸。

一座突兀的小山坐落在綠洲旁邊,張子安驅車經過的時候注意到小山的表面布滿蟲蛀般的窟窿,這是著名的“死者之山”,山上有托勒密時期至羅馬時期的諸多墓葬。

錫瓦綠洲長約十公裏,寬六至八公裏,有兩萬左右常住人口,一到冬天還有歐洲的有錢人來這裏度假過冬。

公路旁邊立著一面黃色的泥瓦屋,墻上用黑色字體寫著:歡迎來到錫瓦綠洲。

小鎮裏沒有高大的建築,最高的樓大概也就四層,看上去全都灰頭土臉的。

目前是旅遊淡季,街上的人不多,旅店大部分都是空著的,街頭上胡亂穿行著驢車、摩托車、三輪摩托車、大巴車、皮卡甚至還有敞篷車——看到這種混亂的交通狀況,就知道自己還沒有離開埃及。

薩利姆在前面停車,下車詢問張子安要不要在這裏觀光遊玩,他對這裏很熟悉,自願充當導遊。

張子安也有意遊覽一下錫瓦綠洲,看看能被CNN評價這麽高的地方有什麽值得令人稱道之處,但他今天有任務在身,先去貝都因人的部落聯系好進沙漠的向導,之後有時間的話再遊覽錫瓦不遲。

薩利姆表示明白,又叮嚀一遍之前說好的事,回到車裏繼續往前開。

從小鎮中穿行而過,這次就真正地進入的沙漠無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