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黃金之國

拉紮特往自家的店鋪方向走了幾步,又停住,回頭看了看,不確定這只貓到底聽懂他的話沒有。

這只貓從蹲坐的姿勢站起來,沖旁邊喵喵叫了兩聲,像是在招呼其他貓——但是附近沒有其他貓,然後就向他跟過來。

貓跟著他走回店裏,店門一開,再把燈打開,琳瑯滿目的金銀飾品似乎令它眼睛分外明亮,不等他招呼,就自顧自跳到一把椅子上,以挑剔的眼光四下環顧。

聽到街道裏傳來的喧嘩聲和狗叫聲,拉紮特略一思忖,想個什麽辦法去幫助中國遊客呢?

他打算幫忙,但又不想跟當地人發生正面沖突,畢竟其中很多人都是在汗·哈利利市場裏做生意的,大家低頭不見擡頭見,作為少數族群還是低調一些比較好,否則可能引起仇富心態,要知道很長一段時間裏,較為富裕、願意接受國外新鮮事物的科普特人都被其他埃及人蔑稱為“假洋鬼子”。

目前埃及的局勢暫時平靜,但誰能說得準下一次動亂什麽時候發生呢?到時候仇富的當地人可能就會趁機報復。

為了家人的安全,他只能盡自己所能悄悄提供幫助。

他的目光落在日歷上,靈機一動,想到一個可行的辦法。

時間已經進入六月,天氣越來越熱,馬上就要進入埃及當地的齋月。

鞭炮是從中國傳入的舶來品,放鞭炮的習俗也受到中國的影響。

埃及民眾有在婚禮時和逢年過節時放鞭炮的傳統,齋月時當然也不例外,放鞭炮時間一般選在每天傍晚開齋的時候。

由於恐怖襲擊和動亂頻發,鞭炮聲容易與槍聲混淆,以及由制作和燃放鞭炮引起的一系列安全事件,政府並不鼓勵放鞭炮,但當地人覺得不放鞭炮過節時連節味兒都沒有,因此屢禁不止。

現在雖然還沒有正式進入齋月,但鞭炮已經悄然上市,汗·哈利利市場裏就有好幾家賣鞭炮的。

想到這裏,拉紮特心中有了計較。

汗·哈利利市場裏認識拉紮特的人很多,因此他不方便自己露面,而且他上了年紀腿腳不靈便,於是喚過兒子克裏斯,讓兒子跑去稍遠些的店鋪買鞭炮,然後用放鞭炮來吸引當地人的注意,然後又喚過女兒凱特,讓她趁亂悄悄混進人群,把中國遊客們帶出來。

一對兒女都聰明伶俐,不用他多叮囑,便領命而去。

拉紮特自己留在店鋪裏等待,鞭炮聲響起之時,他的心也提了起來,不知道這個計劃能否順利。

凱特怕自己被熟人認出來,用頭巾把臉遮得很嚴實,又怕給自家店鋪惹來麻煩,明明很近的距離卻七拐八繞,帶著張子安他們繞了遠路,確定身後沒人跟蹤,才放心地把他們領回來。

克裏斯也是,他抄近路跑到一家陌生的店裏買來鞭炮,放完之後也繞了遠路才回來。

看到女兒領著張子安一行人安全抵達店鋪,拉紮特這才把心放回肚子裏。

張子安他們聽了拉紮特的講述,不禁暗暗點頭,贊嘆拉紮特教子有方,從行動的細節上就能看出來,這對兄妹都聰明勇敢,以後一定會成為出色的人才。

拉紮特本人就更值得佩服了,願意為素不相識的中國遊客冒著得罪當地人的危險,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張子安、高恪、肖天宇、杜學濤、傑克紛紛站起來向父女兄妹三人表示道謝,差點被扒了一層皮的何荷更是感激涕零。

這時,張子安他們才真正地放松下來,有心情瀏覽店鋪內的陳設。

如果不是之前心情緊張,他們早就應該注意到店裏琳瑯滿目耀眼生花的各種金銀飾品,以黃金為主,也有白金和白銀,手鐲、頭飾、耳環、戒指、項鏈、飾品……幾乎堆滿了除了門口方向之外的三面墻,玻璃櫃台裏還擺著很多,數量多得驚人,入眼之處盡是一片金黃色。

埃及人超級喜歡黃金,這是少數從幾千年前流傳下來並且被繼承的傳統之一。

古代埃及就不用說了,11公斤的黃金面具、111公斤的黃金棺材已經讓人見怪不怪了,畢竟那時作為天下糧倉的古埃及是真有錢。

國民平均500塊錢人民幣的月收入,95%的國土是沙漠,養不起越來越爆炸的人口,面粉、糖、油都要靠阿拉伯兄弟國家資助,明明是窮得要吃土的水平,卻對黃金有著非同一般的癡迷,這就是現代埃及。

埃及人的原則是,咱祖上曾經闊過,可以挨餓,可以流落街頭,但黃金必須買!

當地女性結婚的時候,會把自己所有的金飾全都戴在身上,甚至十根指頭戴滿戒指,脖子上好幾條沉甸甸的項鏈,因為當地的傳統看法是,女性身上的金飾越多,意味著丈夫越愛她。

在這樣的習俗下,埃及的金銀首飾店是不愁銷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