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願者上鉤

“來,飯桶,走了,挪個窩!”金二扛著全套漁具走了幾步,回頭一看飯桶竟然趴下來消食了。

倒是雪球,緊跟在小雪身後亦步亦趨,不會離開太遠。

飯桶慵懶地望了主人一眼,咂咂嘴,沒有跟過來的意思,像是剛搞完基一切都索然無味的樣子。

金二:“……”算了,不管它了,反正在別墅區裏也丟不了。

小雪見他兩只手全占滿了,腋下也夾著魚杆和抄網,想幫他拎著塑料水桶,但被他嚴辭拒絕——“如果被你老爹知道我讓你拎水桶,非得半夜破門而入跟我拼命不可!”

難得有人向他請教釣魚的事,因此他拿出以往的全部學識,仔細尋找合適的魚窩。

他經常在人工湖邊垂釣,主要是享受這裏的靜謐,可以讓他從紅塵世俗中的商業事務中暫時脫離出來,放空思緒與心情,什麽都不去想,單純地享受垂釣的過程,有時候閃光的靈感反而會不自覺地迸發出來。

特別是冬天,別墅區更是靜得出奇,比野外那些漁點還要靜得多,連春、夏、秋的鳥叫、蟬鳴、風吹樹葉的聲音都沒有,天高雲淡,波平如鏡,令人心曠神怡。若是趕上下雪天就更好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所以他時常會下空餌以求靜,魚漂一動,水面和心中都會產生漣漪。

野外如此靜的地方不是沒有,但安全性堪憂。

他並非真正的專業釣者,不過長期在此垂釣,對人工湖的地形了若指掌,大致上能猜到鯽魚於水下的聚集區。

他放眼一掃,揚著下巴示意湖邊一塊區域說道:“小雪,你看那裏。那邊是人工湖的一個拐角,那塊冰下的水流比較緩慢,兼之避風向陽,含氧充足,釣魚講究‘冬釣陽’,按我的經驗,那塊冰下應該有大鯽魚。”

“哦。”小雪小心翼翼地避開腳下的泥巴,否則一會兒回家又要挨罵了,“咱們這不是人工湖嗎?冰下的水還在流動?”

“雖說是人工湖,但水下是有水泵的,維持水流的循環,否則不就成死水了?”金二說道,“每年那麽多物業費不是白交的。”

盡管小雪並不知道每年物業費要交多少錢,但她覺得很有道理。

金二在湖邊找了平地,把漁具放下,用抄網杆子捅了捅薄冰,立刻把薄冰推到一邊。

側頭一看,飯桶也跟過來了,但是沒有靠近,像是在戒備雪球,又像是在為剛才的事鬧脾氣。

他把折疊椅展開,讓小雪坐下。

小雪就算再沒常識,也知道應該是釣魚的人坐,否則長時間握著杆誰能受得了,便推說不坐,請金二坐下。

金二沒再客氣,坐下之後,從保溫箱裏摸索了一會兒,揪出一條還在蠕動的蚯蚓。

“好惡心!”小雪皺起臉移開目光,不想多看。

“嘿嘿,蚯蚓雖然有些惡心,但冬天釣鯽魚必須要用蚯蚓,你沒聽說過一句話麽?立夏面餌釣草鯉,入冬蚯蚓好釣鯽!”

金二得意洋洋地解釋道,但他卻誤會了,因為小雪覺得惡心,不是因為蚯蚓惡心,而是因為覺得金二把作為魚餌的蚯蚓與作為食物的烤雞腿放在同一個保溫箱裏而覺得惡心……

他又取出冬釣用的細鉤和細魚線,串在魚杆上,又將蠕動的蚯蚓串進魚鉤。弄好之後,他沒有急於下鉤,而是又從保溫箱裏取出少許醪糟拌飯,均勻地灑在水面上,稍稍攪動,令之在水中半浮半沉——這是誘餌,用來誘使魚群進一步聚攏。

做完準備工作,他才坐上釣魚椅,瀟灑地一甩魚線,魚鉤咚地一下帶著蚯蚓落入水中,濺起一朵小小的水花,一圈圈的漣漪於水面擴散,只剩魚漂在水面上下抖動。片刻之後,魚漂也沉靜下來。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

釣魚是一項磨耐性的運動,還跟運氣有關——就算各種跡象都表明,這片區域適合鯽魚潛伏,然而水下到底有沒有鯽魚,只有天曉得。

小雪站了一會兒,累了,就蹲下,蹲得腿麻,就再站起來,還要小心提防著雪球不要趴在泥地上變成泥球。

飯桶不在乎這些,該滾就滾,該趴就趴,還時常四腳朝天吐著舌頭裝死,上輩子估計是個戲精。

金二平時釣魚是不急的,但今天很著急,不想在小雪面前失了面子,他愁眉苦臉地盯著一動不動的魚漂,努力抑制住換個地方的沖動。

他反思自己下杆的深度會不會出錯了——釣魚有個講究,就是“冬釣深”,意思是說冬天下杆要比其他三季要更深,但又不能太深,在像今天這樣的晴天時,應該比陰天時稍淺,大概下杆2米半左右的深度是正好的,所以他沒錯。

釣魚需要耐心,誘魚也需要耐心。冬天水流緩慢,鯽魚的嗅覺也會變得遲鈍,不像春、夏、秋那樣只要20至30分鐘就會對誘餌有反應,經常需要等一兩個小時——前提是水下確實有魚,否則就算等一兩個小時也是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