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生人勿進

一行人連同十條被淘汰的德牧,坐車返回外景地。

下車後,馮軒和助理馬上就被劇組成員叫走了,似乎是有什麽新情況。老楊大聲吆喝著,指揮工作人員把狗籠子從車廂裏卸出來。

這些不銹鋼籠子是警犬基地的財產,必須要還回去。劇組另外準備了一些普通的鐵籠子,雖然比不上不銹鋼籠子那麽堅固鋥亮,至少拍攝期間湊合著用是沒問題的。

張子安沒什麽事,於是蹲在一邊,看著老楊忙來忙去。

“哪有水?喝的。”老楊粗略安置完畢後,走過來問道。

“那邊有飲水機。”張子安指點,他知道老楊是要給那些狗喂水喝,起身說道:“我領你去,順便搬來一桶飲用水得了。”

“嘿嘿,那就謝謝了,我還正說不知道從哪去找。”老楊搔著頭,眺望四方,嘴裏嘀咕道:“劇組的人可真夠多的,這麽大的一片地方全是外景地?”

張子安示意飛瑪斯跟上,“是啊,這一片全是濱海影視城提供的拍攝外景地。因為有爆破場面,所以必須找這種荒郊野外,而且周邊要清場,防止有人誤入。”

由於有十條狗要喝水,消耗比較大,張子安與老楊一起直接擡了滿滿一桶未開封的飲用水回來。

老楊打開桶裝水的封口,拿來一摞不銹鋼食盆,張子安把桶傾倒一個角度,兩人合作給每個食盆裏灌滿水,放進鐵籠子裏。

這些狗吃了飯後沒喝水,在車上顛簸了一路,早就渴了,一見水就紛紛低頭喝起來。

張子安仍然惦記著剛才在基地門口看到的那一幕,趁著這個機會問道:“楊師傅,這些警犬們——我是說真正的警犬,不是被淘汰的這些,它們退伍以後會怎麽樣?”

老楊手裏忙碌,嘴上也不閑著,聞言便隨口說起來。

他首先從側面印證了盛科以前說的話,正式的警犬是在編的,但這個“在編”不是像警察一樣在編,而是像槍支和警車等警用工具一樣在編。槍支和警車即使老化報廢了,也不能隨便流入社會,警犬同樣如此。

除非是中途受傷或者生病,否則警犬的理論工作年限是八年,退伍後,它們一般有三個流向——首先是留在所在單位養老;其次是被帶犬民警或者馴導員領養,剛才崔屹打的就是這個主意;最後,則是被社會上一些愛犬人士簽訂合同後收養。

張子安初聽這三個方案,覺得還是安排得挺周到的,警犬們為社會安定服務了大半輩子時間,應該能得享天年,不至於留到老無所依的地步。

“難!難!難!”老楊卻搖頭,連說三個難字。

“先說第二個方案,確實很多馴導員或者帶犬民警對警犬感情很深,願意等警犬退伍後領養它們,但是呢,你想我們這些基層警察,工資喂飽自己沒問題,再養條狗也不至於餓死,但總要娶媳婦吧?如果媳婦不同意領養怎麽辦?再說越來越多的大城市不讓私人飼養大型烈性犬,居住在這些城市的馴導員或者民警想收養也沒辦法。”

“再說被社會上愛犬人士收養的事,退伍的警犬雖然老了,但依然比普通狗兇猛得多,所以普通人想收養,手續比較麻煩,除了經濟條件寬裕之外,還必須有警務系統內部人士提供擔保才行——光是這個條件就勸退了一大堆人。”

“留在所在單位養老,這個是目前退伍警犬的主要流向吧……”老楊沉吟了一下,說道,“一般來說,用犬單位也不太可能專門騰出人力物力照顧退伍警犬,所以一般都是委托和外包的。”

“委托給誰?”張子安好奇地問道。

“社會上一些開辦警犬養老院的人,具體我也不太清楚。”老楊語焉不詳地說。

張子安點頭表示理解,不再追問。老楊畢竟只是基地裏一位前馴導員,現在只是專門給狗做飯的炊事員,不可能知道太多的事。

就在這時,助理氣喘籲籲地走過來,“張大哥,馮導請你過去一趟,有重要的事商量。啊,馮導讓老楊你也一起來。”

張子安猜想大概就是馮軒剛才被匆匆叫走的事,只是不知道關於什麽的,於是招呼了一聲老楊,兩人跟著助理一起去馮軒的簡易會議室。

“那是什麽?”

路上,張子安突然注意到不同尋常之處,不由地駐足觀看。很多陌生的工程人員加入了劇組,他們穿著帶有反光條的橙色施工衣和安全帽,圍著一塊很大的空閑場地在安置鐵絲網。

鐵絲網高出地面約兩米半,比常見的鐵絲網更粗,看起來相當堅固,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根閃亮的不銹鋼立柱,深深地埋入地面,作為鐵絲網的支撐。

張子安正琢磨這鐵絲網是幹什麽的,就見又有一個施工人員腋下夾著個明黃色的牌子,在鐵絲網上選了個齊胸高的位置,將牌子掛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