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百撕不得其解

(申明一下,這幾章反復有人說黑華為黑小米。希望大家多增加些姿勢水平,就知道各種商業模式和競爭定位,歷史上都是反復重演的。我只是為了便於大家理解,進行了類比。沒說某種商業戰略不好。

就像打愛國牌沒有錯,錯的是只打愛國但不注重質量,性價比也沒有錯,錯的是要了性價比後就忽視用戶體驗。這些是不矛盾的,因為提升用戶體驗並不會增加生產成本,有時候只是需要領導層重視一下設計,別被純理工科思維束縛就好了。書中任天堂世嘉尋找自己競爭優勢長板的時候,類比了華為小米,可他們的死因是另一側的短板)

6月28日,世嘉SG-1000遊戲機正式發售後三天。

舊金山灣區,位於矽谷的雷德伍德市。

世嘉(美國)公司的總部,如今就坐落在這座小城鎮上。

這也是矽谷特色,灣區的無數小鎮,都有可能盤踞著形形色色的IT/電子巨頭,而不會全部紮堆聚集到舊金山市區。

世嘉(美國)的掌舵者大衛·羅森,緊張地張羅著公司的日常事務,心情復雜地等待著第一波審判。

大衛·羅森這人,後世的中國玩家肯定是不熟悉的,因為按照原先的歷史軌跡,他只在83年之前的街機時代風光了一下,隨後就跟著雅達利崩潰一起完蛋了。後世真正讓世嘉這個牌子繼續出名的,是世嘉(日本)公司,是中山隼雄。

如今因為歷史的微調,大衛·羅森這個已經年過55歲的老人,顯然還有機會重新站一下他歷史使命的最後一班崗,要是萬一贏了,還真能繼續發揮余熱。

SG-1000遊戲機的研發任務,主要是世嘉(日本)公司的工程師團隊完成的,美國公司只是負責了第一批街機遊戲的卡帶移植工作,更偏向軟件研發。

這也是80年代早期,美日分工的常態。當時日本人在電子硬件的研發能力上,已經超越了美國,美國公司只是在軟件方面更占優。

不過,盡管遊戲主機是世嘉(日本)研發的,中山隼雄和大衛·羅森在市場投放策略方面,卻達成了驚人的一致:

第一批貨就優先供應美國,先打美國市場,如果能占住雅達利崩潰後的空白,再殺回日本。

這一點外人或許難以理解,但只要深入了解如今日本的遊戲機市場氛圍,就可以想通了——年初的雅達利大崩潰,只是僅限於“雅達利在美國市場的大崩潰”。

最多再加上一個歐洲。

而在日本市場,去年雅達利2600遊戲機的銷量,只有美國市場的20分之一,全年還賣不到30萬台。

今年卻發生了逆轉。

美國的雅達利銷量跌了40倍之多,日本市場幾乎沒有跌。成了美國每周只能賣出去2000多台雅達利遊戲機,日本市場卻能賣出近5000周銷量。

中山隼雄和大衛·羅森都知道,這是因為日本人對“美國爸爸”的迷信還沒破除。

歷史上,直到85年廣場協議導致日元暴漲、日本人全球買買買提升民族自尊心之前,他們對美國貨一直有一種敬畏之心。

所以,即使世嘉如今先打日本市場,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因為在日本,雅達利還沒涼透。

既然如此,不如先打美國市場。

大衛·羅森的思路很清楚:顧驁的天鯤娛樂已經占住武林盟主的大義名分,和懟雅達利的“首義”,加上天鯤的遊戲機設計也確實沒毛病,世嘉想贏過天鯤已經不可能了。

但是,只要世嘉的機器也不差太多,跟在天鯤背後分享紅利期,大家爭個三七開,世嘉三,天鯤七,大衛也就滿足了。

最關鍵的是,即使世嘉只占到“三”,也意味著世嘉在美國的銷量,會明顯反超雅達利。

到時候再殺回日本市場,可就不是“卑賤的國產貨”了,而是“在美國爸爸那兒殺得七進七出的出口轉內銷”,品牌逼格完全不同。

到時候,就可以在日本資本市場講一講“如今有兩家遊戲機公司分別在美國市場擊敗了雅達利。其中一家是日本公司,另一家是中國公司,就問你們日本消費者支持哪一家”的愛國注意故事了。

連美國爸爸自己都不迷信他們的美國爸爸同胞了,你們這些日本消費者還迷信個毛線啊!

計劃通!

……

“最初銷量統計出來了麽?情況怎麽樣?有沒有天鯤PLAY COMPUTER首發日時三分之一的銷量?只要有三分之一,就算不錯的開局了。”

大衛·羅森今天第四次看表時,終於等到了公司的銷售總監魯賓·彼得森踏進他的辦公室。

大衛立刻站了起來,親自繞過辦公桌,幾步迎上去抓過報告。

魯賓·彼得森卻面有難色:“老板,不太樂觀,最新從經銷商那兒反饋過來的數據,竟然有40%的經銷商,首發前兩天內,一台SG-1000都沒賣出去。目前全美範圍內,我們已經統計到的經銷商,前兩天銷量總和,只有10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