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挖人?分裂?(第2/3頁)

也許是因為《十月圍城》口碑和票房起飛,太成功了的原因,所以這幾天新聞裏面,滿是永盛電影公司的相關。

“驚爆:向驊強密會大導演楚源,師徒二人將要重新攜手合作?”

“記者拍到向驊勝約黃原申喝下午茶,似乎是為新戲做準備。”

“友人爆料,新銳導演王京已經在和永盛電影公司接觸,向家大佬拍出500萬,得王京導演三部戲約?”

“新藝城七怪之中,也有人接到了永盛電影公司的邀請,酬勞很高!”

“向驊勝對外宣稱,錢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劇本好。如果誰能投給永盛好的劇本,100萬一個都可以!各位編劇們,你們願不願成為第二個俊少呢?”

“……”

這裏面的新聞很多,但如果你全部都相信的話,那就太高估這群娛樂狗仔們的節操了。

可要說一點真的都沒有,那也是假的。

至少殷俊知道,現在的新藝城七怪,已經開始了有一點不和。

不和的原因,還是在於利益和權力的分配。

殷俊跟雷覺昆說了新藝城七怪的能力和股份匹配的事情,雷覺昆也有了計較,再也沒有像是前世那樣,只是籠絡麥迦、石添和黃柏鳴,而是選擇了給七人都拿股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麥迦和石添這兩個人的股份份額。

其實新藝城七怪裏面,最無能的就是麥迦和石添,其余的五個,隨便拉一個出來,以後的發展潛力都比他們兩個強。

只不過,在新藝城剛剛成立的時候,卻是兩個人的名氣最大,所以前世他們才拿了最多的股份,黃柏鳴只拿了點邊角,剩下的四人是一點兒都沒有。

剛開始大家奮鬥的時候,可以不講究金錢,只講究創作,心氣兒還很足,整晚整晚的討論劇情都可以。

但是一旦有了點成績,大家就會難免有些松懈了。

當然,現在也還不大至於,因為新藝城現在最大的成功是來自於殷俊,而不是他們自己,所以新藝城七怪是憋足了勁兒,想要制造出堪比《最佳拍档》的經典來。

其實1981年的新藝城,並不僅僅是只靠著一部《最佳拍档》來打天下的。

新藝城七怪一共做出了8部電影,每部都是超過300萬的大制作,其中有賺有賠,總體算下來,靠著本地和外埠市場,盈利超過了8000萬,絕對是不低了。

徐客拿來試手的喜劇片——《鬼馬智多星》,更是突破了1500萬的本土票房,創下了新藝城自己導演的作品的新高。

殷俊看到這個數據都覺得很驚訝,因為《鬼馬智多星》雖然是前世1981年第三名的票房季軍,但它卻只有不到800萬的本土票房而已,怎麽忽然漲了快一倍?

也不單單是徐客,被徐客提攜的吳雨森,拍出的一部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發達仔》,居然也拿了800多萬本土票房,外埠更是買斷費超過900萬,真是讓人驚訝不已。

總體來說,新藝城還算是成功,至少比起邵氏來要好得多。

可作為雄心萬丈的七個人來說,他們還是非常不滿足的,是想要超過殷俊的《最佳拍档》這個巔峰的。

哪怕是不到3000萬票房,先能弄一個2000萬的電影出來也好啊。

但在怎麽做電影,做哪種電影上面,新藝城七怪就出現了分歧。

麥迦和石添認為應該學習殷俊,做大制作的動作片。

而黃柏鳴、曾至偉、泰笛羅賓卻覺得,應該是做喜劇片最好,這樣成本低,還能經常爆冷。

徐客卻認為自己和吳雨森做的喜劇加嘲諷類別的,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由於這一世在新藝城裏面,麥迦和石添再也不是有著壓倒性優勢的大股東,所以三方人並不能說服對方,於是最後鬧到了雷覺昆那裏。

雷覺昆也幹脆,就給了他們每人兩部制作的預算,讓他們新的一年來比一比。

可是,雷覺昆給的錢也並不是平均的,對於已經做出了很好成績的徐客,他兩部戲給了1000萬的預算,但麥迦和石添兩部戲明明說了是大制作,卻只是給了1200萬,讓兩人大失所望。

然而麥迦和石添卻又無話可說,因為他們前年和去年做的片子,只能說是小賺而已,根本比不上徐客和吳雨森。

在這個看成績的社會,雷覺昆這樣的決定也是無可厚非,但他們兩人心中卻有些不滿,經常報紙上也都能看到一些消息。

但要就這麽說,兩人就要投奔永盛的話,那也是為時太早了。

畢竟在新藝城裏面,麥迦和石添都有著大量的股份,而這個股份是有捆綁協議的,一旦五年之內離開就會雷覺昆自動以原價收回。

他們可舍不得離開之後,把這些股份拱手送人。

這兩人可不曉得,其實本來在1982年的現在,《最佳拍档》就是從他們的手裏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