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2章 分五步走(第2/3頁)

反正現在殷俊有的是錢,購買一家合適的音樂公司,找一批很有才華的經理和制作人,再把自己記憶中的那些唱歌大能們、偶像歌手們多找一些過來,以後在內地發行音樂專輯就有了基本盤了。

而那些別的音樂公司想要進入內地市場,就只能來求殷俊。

因為他掌握著發行的渠道。

嗯,第三步就是在內地打開一個發行渠道。

殷俊最好的設想是通過星華書店的渠道來發行唱片,因為在最近30年的時間內,星華書店都會是全華國最大最優秀的唱片銷售網絡。

陸陸續續開設的全國上萬個門市,各大繁華區覆蓋的位置,統一管理的模式,老牌子的信用……等等,這些都讓星華書店成為了文化傳播最佳的渠道,沒有之一。

如果殷俊能直接打通星華書店的渠道,那麽他就完全可以省心了。

其實,殷俊掌握發行渠道,並不是想要控制別的唱片公司和歌手,他只是想要為了讓所有的華語音樂人擰成一股繩,努力把內地市場給打開和攻克下來。

只有吸取了內地的養分,華語流行音樂才能興旺發達起來。

否則,要不了20年,音樂就會急劇的衰退下去。

而想要打開華語流行音樂在內地的大門,音樂磁帶的售價就不能昂貴。

20-40的售價,簡直就是在開玩笑。

一盤磁帶占據人家差不多一個月的工資了,正常人會去買啊?正常人能去買啊?

如果只有區區幾千人、幾萬人買的話,就算是賺了錢,那又有什麽意義?

只有讓更多的人欣賞到了流行音樂、通俗音樂,這些歌曲和歌星們才會流行起來,才會受歡迎。

因此,第四步就是,殷俊按照現在的生產成本和授權買斷成本算了算,如果順利的話,應該全部成本在1-2塊錢之間,然後定價最多不能超過8塊錢,最好是壓在6塊錢以下。

這樣一來,最少能培養五六千萬的歌迷。

如果能在1984年就把華國的收錄機人群擴展到1000萬,磁帶的銷售量也突破5000萬盤,歌迷的數量肯定就能超過1億人。

到了那個時候,香江和寶島的歌星就能被歌迷們熟悉。

他們不但可以在唱片專輯上賺錢,更可以在演唱會上賺錢。

沒錯。

這便是殷俊計劃中的第五步。

靠著廉價的音樂多傳播開去,培養更多的歌迷。

然後再讓歌星們多開演唱會,除了賺錢,還能增加和歌迷們的互動與紐帶,而不是一天到晚高高在上的坐在家裏。

前世香江和寶島的歌星們之所以垮得那麽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90年代,他們幾乎是放棄了內地市場的。

因為他們覺得,內地市場全都是盜版,對於正版銷售沒有什麽幫助,也不會讓他們多賺錢。

但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盜版這個事情可以分兩個方面來看。

就跟微軟的WINDOWS系統一樣,雖然全華國99%的用戶都用的是盜版,但這卻讓WINDOWS迅速的占領的全華國的市場,讓人們都習慣了WINDOWS系統。

從而在2008年之後,當華國的電子產業要走向全世界的時候,各大電腦廠商就不得不主動出廠的時候就安裝正版WINDOWS系統,為微軟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音樂磁帶盜版也同樣如此,而且還更有優勢。

盜版讓正版的音樂磁帶賣不出去,但他們聽的歌卻還是你的啊!

你在華國這麽出名,那直接就可以開演唱會,靠著這種面對面的現場演唱方式賺錢啊!

即便是在90年代,二流歌手的一場演唱會開價也是200萬以上,還得負責團隊的吃住行,這樣你跑20個城市,不就有4000萬了嗎?

除去給公司和團隊的,怎麽也得有800萬以上吧?

這個收入,可不少了!

更別說一流的歌星,起碼一場演唱會就是500萬的,20場過後,兩三千萬落袋為安,難道這收入還低了?

張雪友年輕的時候就是太傻了,經常在香江開演唱會,但就是不來內地,總覺得這裏窮,而且都聽盜版,非常不好。

等他45歲以後,反應過來之後,那可是每隔一年就會在內地開巡回演唱會的,起碼都是十來個城市巡演,輕輕松松的就賺了三五千萬!

除開演唱會,名氣還有更便利的變現方式。

做廣告。

廣告商們可是不管你是不是盜版成就的明星,而是按照明星們的受歡迎程度來給錢的。

1996年,周閏發在國內可沒有一部電影正式上映的,但盜版就造就了他的偌大名氣,廣告商直接拍了500萬請他打百年潤發的廣告,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歌星也是一樣,哪怕你不如周閏發,只要你紅火了,你的歌到處有人傳唱了,50萬、100萬這樣的廣告來幾個,不也是能賺得盆滿缽滿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