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8章 華人銀行之星(第3/4頁)

至於為什麽不賣給三家電視台來湊錢的真正原因,還是因為殷俊不願意讓無線繼續強大,而麗的和佳視兩家電視台,一時半刻根本吃不下價值5000萬的劇本,而殷俊現在恰好缺的就是時間,所以只有抵押貸款的一條路可以走。

否則依照殷俊的習慣,他是不喜歡和銀行打交道的。

“香江商業銀行是一家股份制的公司,我們陳家是最大的股東。”陳友慶平聲的道,“想來殷生你也知道,我們陳家一向樂於幫助剛剛起步階段的華商。雖然之前從來沒有人用劇本來抵押貸款過,但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新的模式,我們可以這麽試著合作一下。”

殷俊心中一喜。

陳友慶果然是如同傳說中那樣的厚道。

“剛才殷生說,你想要貸款3000萬是吧?”陳友慶擡頭問殷俊道。

“是。”

“3000萬夠嗎?”

“呃!?”

殷俊懷疑自己聽錯了。

他原本以為,陳友慶是要砍一些下來,畢竟3000萬的貸款,可也不是小事兒,不能說你劇本價值8000萬,我就能給你3000萬的。

一般抵押貸款的規矩就是估值70%的基礎上,再打一個七折。

比如說你這塊地價值1億,拿到銀行去抵押貸款,那他們只會給你估值7000萬,而在這估值的基礎上,銀行只會按照70%的份額來貸款給你,也就是最終1億的土地拿出去,你最多只能拿到4900萬。

這還是客氣一點的銀行,不然3000萬能貸款給你,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殷俊正是按照這個比例,拿了10個劇本,最後僅僅是貸款3000萬的。

結果沒想到,陳友慶居然問的是夠不夠!?

“如果殷生缺錢的話,不一定只是貸款3000萬的。”陳友慶笑了笑,“如果你有需要,香江商業銀行可以再多貸款一些給你。”

聞言之下,殷俊的手心就有些發麻。

他第一次見到這麽豪爽的人。

要不是陳家有著最好的信用,而以後幾十年的發展情況也告訴殷俊,陳友漢不是那種奸詐的商人,殷俊都會覺得肯定陳友漢有什麽陰謀詭計了。

沉吟了片刻,殷俊點了點頭:“如果陳董方便的話,不知道5000萬行不行?”

“好!”

陳友漢考慮了一下,轉而就點了點頭。

看他的樣子,借5000萬出去,就相當於借500塊錢一樣。

殷俊可真是佩服了陳友漢的氣度,以及陳必成的教育。

也只有這樣的家族出來的人,才能得到華商們成功之後的回報啊!

雖然有可能他們貸款出去的錢,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收不回來,但由於他們貸款幫助的對象是華人,是從來以“信義第一”為理念的華人,所以大部分的投資,還是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由此才發展壯大起來的。

如果這錢是借給東南亞的這群土人,別說是抵押不夠,就是抵押足夠了,恐怕也大部分都是血本無歸的。

華人不一樣,在古代的時候,我們的商人做生意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什麽借貸款協議,都是憑著一張嘴巴說,然後就拼了命也要完成承諾,不可能是直接吞沒了別人的東西,那可是會讓自己子子孫孫都擡不起頭來的事情,做不得!

古代華國人的教養,可是相當嚴格的,大家對於從小接受的教育,是時刻銘刻到了心裏,不會來個什麽學了就忘,反正沒什麽用之類的想法。

晉西一窮二白,為什麽晉商從明朝就橫行天下?

還不是因為一個信字嗎?

他們可以坑蒙拐騙,可以巧取豪奪,可以栽贓陷害,但只要是他們承諾的事情,那就算是傾家蕩產也要做。

華國的商人們,不說是在盛世的時候如此做,就連在動蕩不安的清朝也是如此。

在清朝快要崩塌之前,大家在上海灘大肆炒作橡膠,導致了國家財政垮塌,以及民間數十家大大小小的銀號倒閉。

其中就有一家銀號,倒閉了之後,變賣了自己在老家所有的財產,在津衛和華京兩個地方租了一個小鋪面,專門回收那些自己銀號發出去的銀票,一直到民國時期都還在做這個事兒。

人家這是憑什麽啊?

不就是因為心中的信義使得自己過不去這一關,所以傾家蕩產都要做得有始有終嗎?

這要換到今日,別說是華國人,就是向來標榜自己“遵紀守法”的美國人,那也是倒閉了之後我管你是誰的。

要誰做這樣的事情,社會的風氣第一反應絕對不是說“這個人好仗義好有古人風範”,而肯定會說“看吧,不知道他騙了多少錢,現在才來贖罪了”——把人願意往惡的方面想,而不是往善的方面想,這是一個很然人無奈的社會現實。

再比如說,《喬家大院》裏面票匯天下的喬家,那麽的興旺發達,最後怎麽倒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