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撤銷

其實對於墨家內部三大派系的稱呼,真正比較正規的是激進派、溫和派、改良派。

所謂激進派,自然就是宋慈音所在的這個派系。他們人數一成都不到,也就那麽二十多人,但卻是整個墨家裏面最堅固的抵抗者,號稱是又臭又硬的頑固派——這是其他派系之人的詆毀稱呼。

說他們頑固,意思就是食古不化,始終堅持最初的鬥爭路線不動搖,絲毫不和聖教妥協。

他們的目標也很簡單,就是宋慈音當初說的那樣,第一步推翻聖教並取而代之,第二步是改造全人類,在整個人類社會裏推行墨家理念!

不愧是激進派,秦堯原以為所有墨者都這樣呢,現在看來主要是激進派才會這麽堅持。

至於占了三成人數的那個被外界稱為改良派,但卻被宋慈音他們蔑稱為投降派。因為他們講究新墨家要適應新時代,大家可以嘗試著成為江湖中的一大勢力,成為佛道那樣的遺族界龐大大物,不也挺好的嗎?

而人數最、占據六成的那幫人被外界稱為溫和派,理念比激進派稍微溫和,但鬥爭性又比改良派堅決一些。結果不管是激進派還是改良派,都一致稱呼這群人為左右搖擺、立場不堅的“墻頭草”。

簡言之——

【激進派】(頑固派):理念是和儒之聖教死磕到底,不死不休,直至取而代之,它們理所當然也是聖教最為咬牙痛恨的一部分。

【溫和派】(墻頭草):他們希望能夠儒教逐步媾和,回到二元聖教的時代,和儒家分享聖教的權力,重回遺族世界的霸主地位。他們想的很美好但卻不會被儒者們認同,誰樂意將自己的權力分割出去?而且是分割給兩千多年來生死交戰的對手?

【改良派】(投降派):他們自詡擁有新思想,希望墨家能夠適應新時代,成為江湖豪門一支。不必強求什麽領導地位,只要不淪落到一般豪門世家的地位就行。他們的目標是能夠和佛道兩門平起平坐,成為江湖之中最大派系之一就行了。

宋慈音嘆道:“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敢於堅持信念的人越來越少。不過吾道不孤,畢竟還有一批師叔師伯跟我們堅持一樣的理念,大家會奮爭到底的。”

秦堯又聽出了其中不對勁的地方——師叔師伯?

等一下,我還有師伯?您老人家都年近九十歲了,那我的師伯是什麽鬼?

更重要的是,為啥不說師兄師姐、甚至小師侄和我們攜手一道呢?

很顯然,現代的年輕人都不跟你們這群食古不化的老前輩們玩兒了!所以堅持基本信念的激進派人數越來越少,只剩下你們這些大爺大媽們,一個年輕的都沒了?

秦堯感覺腦門兒都有點黑了。

結果宋慈音還大言不慚地拍了拍他的腦袋,稱贊自家徒兒果然聰明:“不錯,現在我們這一派的二十多人,基本上都是我這一輩的老人了。以前你還有幾個五六十歲的師兄師姐,但他們每次都在戰鬥之中沖鋒陷陣,基本上全部犧牲了。為了信念而犧牲,可歌可泣值得敬佩。”

廢話,你們堅守基本信念,你們擁有鬥爭精神,自然打架也多,報銷率也高。

秦堯真的頭大:“那現在下一代年輕人裏面,就我一根獨苗了?其實咱們這一派,就是個養老院?”

那我回頭要是找到你們這群人認祖歸宗,會不會像是一個年輕人闖進了廣場舞大媽的群體之中,那種感覺會不會很酸爽?

!!!

宋慈音搖了搖頭:“所以也有幾位師叔伯在尋找後人,就像我這樣。總會找到有志向的年輕遺族加入我們的,到時候你就有志同道合的師弟師妹了。”

為什麽說師弟師妹,意味著同輩之中沒有排在我前面的嗎。

呵呵,那還不是獨一份兒嗎。

難怪你收徒弟這麽熱心,連我不願直接加入了,你都能以交首付的形式給預定下來,原來是真的後繼無人了。

秦堯其實很想說:當一種理念沒有任何追隨者的時候,就要考慮這種理念是否還具備生命力了。

但考慮到師父中年容貌下藏著的其實是一顆老年人的心,他也不想傷口撒鹽一樣送她一句紮心德勒,於是還是算了。點了點頭,表示我已經了解了大體情況,這頭點得頗有願賭服輸的意味。

“那钜子屬於哪一派?”秦堯覺得這個問題有點重要。

不出所料,是屬於人數最多的溫和派的。不過宋慈音多少還是給钜子留點面子,沒有說他是墻頭草,而是說钜子本人其實也是很有理想信念的,只不過為了團結大多數才不得不在很多時候做出些讓步。

但秦堯覺得那是钜子在跟他們這群老前輩們交流的時候,不得不做出的一些表演。宋慈音這群激進派權力不重但是資格老,而且輩分讓所有高層都會覺得頭疼,很像是單位裏面那些老資格的老幹部。有時候不能跟他們掰扯,那就只能擺出笑臉敷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