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歷史的回響

周日的時候,又一档為建國七十周年獻禮的節目在央視頻道播出,每天播出一集,一共二十四集。

這档名為《故宮》的紀錄片,是故宮博物館耗時多年,將故宮的全貌以及博物館的諸多珍貴文物搬上熒屏,講述屬於它們的故事。

人們將在上面隨著鏡頭看到故宮的一個個經典建築,感受它們所承載的歷史的厚重,一個個文物甚至國寶級文物都會出現在其上,讓人大開眼界。

關於文物的節目並不少,但是由官方出品、如此系統規模地展示珍貴文物的節目卻是少有。

在播出前,故宮博物館的官微上就發出了這樣的預告,讓不少文物愛好者奔走相告,期待著這档節目揭開神秘的面紗。

八點整,節目正式開始。

電視屏幕突然黑了下來,如果不是接下來黑暗中露出一絲微光,人們估計會懷疑自己的電視是不是壞了。

細碎的音樂聲響起,營造出空靈廣袤的宏大聲場,仿佛讓人置身於浩瀚無垠、繁星閃爍的星空之下。

數道流星從天空墜下,在一座古老的宮殿頭頂劃過,微亮的晨曦之中,故宮龐大的身軀逐漸出現在觀眾面前,天空不斷流過的雲朵寓意著時間的流逝,這座古老的宮殿群依然屹立在歷史之中,靜靜地看著蕓蕓眾生。

在微暗的光影之中,天色逐漸變亮,照亮了大殿之前的建築,慢慢往前延伸,故宮的銅門緩緩打開,將故宮宏大的建築展現在觀眾面前。

隨著鼓點重重地捶響,音樂也隨之激昂、宏大起來,仿佛緩緩推開了故宮厚重的銅門,漸漸展現在觀眾眼前的不僅是金色琉璃瓦覆蓋下恢弘浩大的故宮,更是一段歷經滄桑的華夏文明曾有的輝煌。

配樂隨著故宮各種建築的變換也跌宕起伏著,不斷變換著節奏,低沉的打擊樂仿佛是在敲響了大明永樂朝的大鐘,舒展激昂的提琴協奏在琴弦的鳴響中訴說著華夏文明古國的瑰麗和博大。

音樂和故宮的建築、風景、文物結合在一起,如同一部大型的史詩電影,古老壯麗的風景翩翩掠過,渾厚文明的畫卷一一幻化成音符徐徐展現,華夏文明的瑰麗、博大與她的艱難歷程被濃縮進這樣一首美妙的樂章之中。

片頭播放完畢,不少觀眾才回過神來,才發現全身已經濕透,渾身雞皮疙瘩,仿佛隨著音樂經歷了歷史的輪回一般,心中仿佛被什麽塞得滿滿的,有些想哭的感覺。

節目才剛剛開始,不少正在看節目的網友已經迫不及待地在網絡上推薦起這首片頭曲來。

“林啟榮的又一首力作,完美和故宮重合的音樂,和電視裏的畫面融合在一起,真的讓人看哭了。”

“跪了跪了,又一首神曲誕生,林啟榮你到底是有多牛?”

“不管紀錄片好不好看,就沖著這首音樂,我每天必看。”

等紀錄片播出之後,更多的網友湧入網絡,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他們同樣是被這首音樂給震撼到了。

故宮博物館的官微也來湊趣。

“沒想到我們精心制作的紀錄片居然還沒有一首音樂來的吸引人,真是讓人有些傷心呢。

不過沒辦法,誰叫這首音樂那麽精彩,連小故也被震撼到了呢?

感謝林啟榮老師的,在短時間內為我們這部記錄片創作了這麽一首精彩的音樂,讓我們這部紀錄片變得更加完整、精彩。

這首音樂已經在各大音樂平台上線了喲,各位客官可以去下載來聽了。

聽音樂的同時,千萬要記得,千百年來,小故一直在等待著大家的到來哦。”

“哈哈,小故調皮了。”

“有時間第一時間去看你。”

“不是紀錄片不精彩,實在是這首歌太令人震撼了,將故宮和它所代表的歷史濃縮在一首音樂之中,絕對是無與倫比的感覺。

所以小故不用覺得泄氣,片頭曲和紀錄片是相得益彰、相輔相成、彼此成就的。”

人們再一次見證了林啟榮的影響力,短時間內這首音樂就被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歌迷紛紛湧入各大音樂平台上,第一時間這首名為《故宮回憶》的音樂,然後拜倒在這首音樂的石榴裙之下。

當晚,這首純音樂就沖上了各大音樂平台的排行榜,成為一匹大黑馬。

不過看看其他排行榜上的歌曲,就知道這個結果並不讓人意外,林啟榮的諸多歌曲在各大排行榜上位置非常穩固,長期有幾首歌保持在排行榜前列。

看到這樣的結果,不少網友都發出這樣的疑問:林啟榮到底是不是歌手?

說他是歌手吧,除了在一些節目、晚會上表演以外,他基本都不會唱歌,主業是編劇、導演,還是一個大公司的老總。

說他不是歌手吧,偏偏他創作和表演的歌曲精彩絕倫,比大部分歌手都要來的好聽。